【摘 要】通過初中科學課程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獲取相應的態度、習慣和有關的個性品質,為學生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與機遇奠定基礎。而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是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更是對學生的人生態度和習慣的培養,更是對學生的個人優秀品質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科學;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初中科學課程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起學生的科學素養,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創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初中科學課程的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獲取相應的態度、習慣和有關的個性品質,為學生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與機遇奠定基礎。而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是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更是對學生人生態度和習慣的培養,更是對學生個人優秀品質的培養。
所以,做好初中科學教學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我國提倡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科學素養更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無論是從時代發展的要求來看,還是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勢在必行的,也是必須要做好的一項教學工作。
那么,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該如何實施教學從而實現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的教學目標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態度
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一個良好、端正的態度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開始,更是基礎。
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對學生學習態度的教育和培養。對學生對待事物態度的培養并非必須與教學內容相掛鉤,但是可以適當的穿插在有關的教學之中。例如:在面對難度、綜合度都有些高的初中科學這門科目的學習時,學生必然會產生畏懼的心理甚至想要放棄。這時候就需要教師來開導、引導學生,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也增強做事情的信心。教師可以這樣說:“不要因為在你面前的事物很難,就輕易放棄。不要在沒有去接觸到某些事物時就輕易下結論,應該要將自己的結論建立在經過論證的基礎上。你們應該時刻記住——“萬事努力,則難變易;萬事不付出,雖易變難。”通過這樣語言的鼓勵和開導幫助學生建立對待事物時“應該堅持而不是輕易放棄”的正確態度。
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態度,是學生學好知識、學會做人的關鍵一步,所以千萬不要輕易忽視掉這一點。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
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其實就是要培養起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生正確三觀的培養要從學習和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并不需要教師刻意而為之,而是在教學中,偶然發揮,從而灌輸給學生以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深化和牢固所學知識,同時也不會覺得教師是在刻意說教。例如:進行“水”這一部分內容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知識來引出水污染、水浪費、水破壞這些話題。并結合西部地區嚴重缺水的現狀來引導學生、教育學生,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教師還可以引用時政新聞中播報的水污染事件來觸動學生,讓學生知道水污染和水破壞的巨大危害和深遠的不良影響。
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對“水”的有關知識如水污染的原因、如何保護水資源等有一個良好的掌握。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明白自己之前的一些浪費水、污染水的做法是不正確的。這種將知識與說教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節水意識,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得到培養。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科學素養不僅僅包含有正確的人生態度和三觀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待科學的態度,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能夠更好地探索科學的知識,這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法:
1.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就是將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情景帶入教學之中,使得學生透過教師所設置的情景來更好地認識所學的知識,并不斷增強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進而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初中科學的教學中,采取情景教學,筆者比較推崇生活情景設置。
初中學科很多的知識都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多設置一些生活情景,使得學生發掘出所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使得學生能夠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這樣的情景教學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開始將知識轉化為生活,為生活所服務。例如:學生學習有關知識后,能夠非常準確地解釋出西瓜懸在水里,鹽溶化在水里等生活現象。
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會從生活中有所獲有所得,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方面。
2.探究性問題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還需要教師設計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推動學生走進新的課堂世界。例如:學習了“摩擦的利與弊”后,教師可以問學生摩擦的利在生活中的表現有哪些?弊呢?如果沒有摩擦的存在,這個世界會是怎樣?
通過這些問題,學生的思維得到活躍,思路得到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被激發,好奇心也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教師的這種探究性問題的引導下,逐步得到培養和發展。
培養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要以課本為依據但是也不能唯課本是從。應該從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做起,從每一個小細節做起,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通過抓住小細節進行教育和發散,進而培養起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蔣岳榮,初中科學課程教學要培養科學精神,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J],2008年4月,總第110期
[2]戴文和,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科技信息·教學研究[J],2007年第21期
(作者單位:浙江省蘭溪市永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