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如今新課改中所倡導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僅可以有效發(fā)揮學生個人的潛能,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意識。因此,這種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效果更加顯著。在本文中,筆者結(jié)合初中生物學科的特征,總結(jié)了幾點生物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希望能夠為小組合作學習在生物課堂上的有效開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生物學科;小組合作學習;團結(jié)協(xié)作
在如今蓬勃開展的課堂教學改革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其中一個廣受推崇的新型學習方式。與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更加強調(diào)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更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凸顯學生的個性,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并且,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生物學科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生物學科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也可以大膽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努力結(jié)合生物學科特征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使得學生在生物課堂上學到的不僅僅是生物知識,同時還包括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各種能力。
一、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
科學分組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第一步。一般教師都會采取就近原則,如以同桌為一組或者以前后桌四位同學為一組。這種分組方式雖然簡單便捷,但是難免使得分組活動過于隨意性,影響小組活動能力的實效性。為了提高分組活動的科學性,提高小組學習活動的能力,我們在分組的過程中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要注意小組成員的精心搭配。我們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個基本的分組原則就是同組異質(zhì)的原則。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各種能力的學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從而使得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能力達到最優(yōu)化。為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分組過程中,可以按照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思維方式、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性別等多種因素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差異分組,使得具有不同優(yōu)勢的學生可以在同一個學習小組合作中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目的;二是要明確小組內(nèi)部分工。按照同組異質(zhì)的原則,學習小組內(nèi)部成員往往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這樣,就使得很多的學習小組在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過于依賴小組中某一個或者某幾個人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個學習小組中往往就一個學生在做各種事情,而其余的學生都只是旁觀而已。這種只靠一個人“單打獨斗”的合作學習方式只是徒有形式而已,而這樣的小組合作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為此,在活動開始之初,我們就要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有了明確的分工以后,一方面可以幫助各個小組成員創(chuàng)造發(fā)揮自身能力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升小組學習活動的質(zhì)量;三是要保證學習小組在一定時間內(nèi)的穩(wěn)定性。小組合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成員之間的默契度是非常重要的,而組成員之間往往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磨合期才能夠配合默契。如果我們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過于頻繁地調(diào)整小組成員,會使得成員缺乏有效的時間進行了解、溝通、磨合,從而會影響小組活動的學習效果。為此,保證小組成員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穩(wěn)定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選擇恰當?shù)暮献髡n題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恰當課題的選擇至關重要。我們在選擇課題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把握課題的難易程度。倘若教師選擇的課題過于簡單,就難以激發(fā)學生合作探究的欲望,而選擇的課題難度過大,超出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范圍,這樣,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往往就不知道從何入手,從而影響到合作學習效果的同時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選擇課題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一些難易適中且具有一定探究價值的課題供學生學習討論;另一方面,要學會把握合作探究的時機。一般來說,在課堂教學中,一些重點難點部分、學生容易迷糊犯錯的部分都是我們進行合作探究的良好時機。例如,很多學生對于“排泄”和“排遺”這兩個概念總是容易出現(xiàn)混淆,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這個混淆點上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如能被消化的食物從胞肛排出體外的過程我們可以稱之為什么?草履蟲把不能消化的食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什么?以此為依據(jù),我們探究一下“排泄”與“排遺”這兩個概念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就這樣,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再通過小組討論、假設、歸納、總結(jié)等過程對這個易錯點進行反復探究,從而達到理解和鞏固的目的。
三、評價要注意整體與個別評價相結(jié)合
評價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教師的評價,可以總結(jié)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教師的評價之下獲得更多的收獲。為了提高評價的科學性,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注意整體與個別評價相結(jié)合的模式。通過整體評價,可以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而通過個別評價,則可以進一步激勵學生在學習小組中個人能力優(yōu)勢的發(fā)揮。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學習品質(zhì)。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不是一朝一夕內(nèi)可以實現(xiàn)的,它需要教師經(jīng)過長期的引導和訓練,并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引導,這樣才能夠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地落到實處,真正地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面對新課改的潮流,我們理應抓住時機,大膽革新,努力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大膽引入合作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單余平.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反思[J].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11期
[2]陳順林,楊增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反思[J].西藏教育,2011年第07期
[3]賀莉.生物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策略[J].科技信息,2009年第24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茗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