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社會對旅游服務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為了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技術型、實用型、創造型旅游人才,我們應更進一步重視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本文從樹立職業道德觀念、增強學生服務意識和重視文明禮儀規范三方面入手研究了如何培養中職旅游專業學生職業素質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旅游專業;素質培養;有效策略;研究
旅游業是一個窗口行業,因而旅游企業在對人才的選拔上,除了學生須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職業素質。由此可見,在職業技能培養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的培養,是旅游專業人才開發的必然趨勢。
因此,中職旅游專業擔負著為旅游業培養人才的任務,為旅游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旅游企事業單位一線工作的服務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任務艱巨,但責無旁貸。然而,在目前的旅游人才開發與培養中,重職業技能、輕職業素質的現象較為突出。對于旅游人才的成長和發展來說,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都是必不可少的。筆者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認為培養中職旅游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樹立職業道德觀念
培養學生職業責任感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樹立學生職業道德觀念的過程,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也就是個人道德水平在工作過程中的具體體現。職業道德的培養是關系到學生一生發展的重大問題,忽視了這方面的工作,即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再強也沒有絲毫意義。在日常教學中,應多給學生講解反面案例,并讓學生討論分析,從而自己總結出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意義。
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專業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意識到游客的快樂和滿足與導游員的辛勤勞動和良好服務是分不開的;而對旅游服務專業,我們要使學生認識到是服務員的優質服務給了客人美的享受,使客人身心愉悅。如果離開了對客人的服務,我們就無從談起自己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體現。教師通過利用大量的案例教學,培養了學生敬業、樂業的服務意識,增強了學生的職業責任感,為將來更好地從事導游服務和旅游服務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還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和行業要求教育,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和職業道德觀念,樹立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
二、增強學生服務意識
服務意識是自覺主動做好服務工作的一種觀念和愿望,它發自服務人員的內心。要使學生認識到,只有自覺的服務意識,才有自覺的服務行為,同時加上服務水平與能力的不斷提高,才能有高水平的服務質量。樹立學生的服務意識,不僅是教學工作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的個人品質、道德素質的需要。服務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從學生入校開始,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理想、服務意識、禮儀規范、誠實守信、敬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從而加快學生職業行為規范的養成。
眾所周知,旅游業是一個與人打交道的服務性行業,旅游業的根本宗旨是為旅游者服務。我平時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通過案例分析法,說明增強服務意識的重要作用。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在日本某酒店,一旅客在大廳抽煙,煙灰很多,四處張望尋找煙缸,這時日本服務員跑過去將自己的雙手伸到客人面前,接下煙灰去找煙缸。同樣的場景在國內酒店也常見,國內服務員反應是趕快去找煙缸,為客人接煙灰,等到煙缸找來了,客人的煙灰已經落到地上了。同樣的服務場景,有兩種不同服務理念,導致了兩種不同服務行為,學生感悟很深。
此外,我還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除要求值日生把黑板擦干凈、講桌抹干凈、教室打掃干凈外,還主動承擔教師辦公室值日工作,將班級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值日一周,負責教師辦公室衛生、教師飲用水,幫助教師整理辦公桌上的書本、材料和用品。每次學校舉行活動,主動承擔來賓迎接、服務等項工作,既樹立了學校形象,又能強化學生的服務意識。酒店實習是規范服務行為、檢驗服務質量的絕佳時機,我給每位學生建立實習檔案,對服務質量進行量化考核,組織學生交流做法,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并把實習檔案作為向用人單位推薦的實證材料。
三、重視文明禮儀規范
旅游行業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旅游從業人員素質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旅游從業人員的行為和品德往往被視為旅游企業或城市形象的縮影。因此,禮儀教育是改善旅游業軟環境,促進旅游業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重視文明禮儀規范也顯得十分重要。
禮儀是道德的基本表現形式,社會公德是禮儀的倫理學基礎,學習必要的禮儀知識,使自己的儀表儀容、言談舉止、氣質風度與眾不同,在社會公眾面前顯示出其特有的職業特點,有利于重塑自身形象,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待人處事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能否適應環境,能否贏得社會的認可,能否受到社會歡迎的一個重要條件。
旅游業各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客我關系的處理,職業形象的設計,行業禮貌語言的運用等方面的禮儀修養,是旅游業形象的靈魂,被稱為旅游業的無聲招牌。對學生的禮儀教育,一方面在課堂進行,讓他們系統地了解有關知識、原則、規范和要求,使之成為他們今后的行為指南,另一方面結合實際增加課外實踐訓練的比重,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來指導和規范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日常禮儀習慣。鑒于專業特點和從業需要,一是重視迎賓禮儀,交際禮儀,交談禮儀的訓練;二是注重人格、氣質、心理的自我完善,培養自信、樂觀向上的精神情操;再是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和要求,做到人人施教,個個評說,處處施教,時時評說,隨時隨處都是禮儀,都要學習。
總之,一個人職業素養的確立,絕非一朝一夕,而在于一點一滴的養成。注重職業素養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方式和習慣,才可能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風尚。隨著中職旅游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不斷提高,旅游行業這個城市窗口的作用將愈發明顯,職業教育的前途也將會更加光明。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