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節目中,有一位導師可堪稱品牌策略大師,他就是楊坤。
品牌策略是什么?通俗的講,品牌策略就是兩步走:
第一步,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差異化性,要一拿出來就會產生較大的震撼效果;
第二步,要把這個差異點不失時機的傳播出去,甚至要抓住一切機會大膽、合理、巧妙的進行傳播。
沒想到楊坤對品牌策略竟然如此嫻熟。從《中國好聲音》第一場開始,楊坤就響亮的鄭重其事的告訴選手:今年我有32場巡回演唱會,每一場我都邀請你做我的演唱嘉賓,為你打造一個充分展示才華的舞臺……
由于近些年網絡不斷興起和盜版的猖獗,中國唱片業逐年萎縮,幾乎到了“崩盤”的境地,但演唱會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彌補了唱片業的瓶頸。當前哪一位歌手的商業演出多,也就意味著他的名氣大、人氣旺、賺得多……楊坤正是抓住了這一背景,挖掘了和其他導師最大的差異性“32場巡回演唱會”。什么概念?就是每個月要開至少兩場演唱會,有時候估計有3場。這樣的頻率對于參賽的歌手們更是羨慕嫉妒恨,如果能夠加入楊坤老師的隊伍,那就可以轉化成不言而喻的成長機會。其他導師就算一年有50場甚至100場,如果沒有說出來,從傳播的角度看那等于一場都沒有。楊坤的“32”一亮相,一箭雙雕:既成為吸引參賽選手加入他隊伍的籌碼,也是充分宣傳自己的殺手锏。
我們不妨看看楊坤是怎樣實施品牌戰略的:
開始的時候:直接告大家“我今年有32場巡回演唱會”。
說多了,其他導師都煩了,他就說“管你們煩不煩,我今年的32場巡回演唱會就在那里,如期進行……”
更有意思的是,時間一長,重復一多,當楊坤還未開口時,甚至出現其他導師齊聲苦笑著幫楊坤說:“我今年有32場巡回演唱會……”這種方式極具喜劇效果和品牌宣傳效果,就像媒體無形中幫企業做免費宣傳是一樣一樣的。
最意想不到是,楊坤為了“籠絡”參賽者,竟然把制作好的標有大大的“32”字樣的T恤現場送給了選手,這種宣傳效果太有創意而且又那么自然,一切盡在不言中。
基于這樣的“楊坤行為”,有網友給他起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名字“楊三十二郎”,這又是一次為楊坤品牌加分的事件。在大家都拿楊坤32來調侃的時候,我們應該想想這件事情的奇妙之處:楊坤用自己的行為手把手的教大家“品牌如何做”的課程。策略是什么?就是要用巧勁。
一、做品牌并非花的錢越多效果就會越好,就像“楊坤的32場演唱會”策略,要學會用巧勁;
二、做品牌就是要尋找自己的差異點,然后把這個差異傳播出去。如果把大家共有的東西傳播出去,就等于給別人做了嫁衣,會起到反面效果;
三、做品牌就像寫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聚”,要學會聚焦核心不變,想著法兒的不斷重復;
四、品牌傳播是自己的事,但最好能制造話題,讓大家都關注你,一起幫你不知不覺的做宣傳,其樂無窮。
做品牌策劃多年,但筆者依然被“楊坤32”策略所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