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一座豐富和崇高的藝術圣殿,她是人類心靈的一種高級表現。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加之音樂本身的精神性,使小學音樂教學成為美和崇高心靈的播種者。
關鍵詞:音樂內涵;音樂教育;心理烙??;兒童心理特點;實踐探討
音樂是什么?有時候,她是天使的呼喚;有時候,她是人心的歌詠;又有的時候,她也好像魔鬼的嘶鳴。音樂,她是無邊曠宇中最豐富最寬廣的一個有界的無界。徜徉在音樂世界中的人們,當你處在無措的迷茫之中,你多么需要一個偉大的導師來引領你走向光明啊。音樂教育和音樂教師——美好心靈的領航儀,有責任用美好藝術心靈的鑰匙來打開學生美好藝術心靈的黃金鎖。
一、小學音樂教學在純藝術(相對于教學)的角度上說,對普遍的學生來講,充其量也就是介紹音樂藝術而已。但是作為一個音樂教師,眼見著一屆又一屆純稚的心靈,他們已經局促在未來匆匆忙忙的世界的邊緣,更朦朧著嚴酷物質生活的擁擠,實實在在的是有責任告訴他們,在他們的前后左右頭上腳下,在他們從內到外的一切之中,存在著一座燦爛的圣殿——一個無比寬廣和偉大的藝術世界,并最初地為他們展示、讓他們體驗這世界無與倫比的美妙與動人,讓他們知道,他們有機會徜徉其里。讓他們滿懷希望……
就好比詩歌是語言的舞蹈。音樂,就其廣義的內涵來說,更是心靈的飛躍。每一首歌,每一只曲,都有生命。音樂之所以如此深刻地牽扯著人類的心靈,就因為音樂這種生命本身就具有極為玄妙的心理。因此,音樂教育工作者,實際上是而且也應該是一個合格的心靈工作者。
二、小學的音樂教學任務,領導者都是安排妥帖的。然而鑒于音樂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實質價值是藝術品與人心靈互動的產物的價值,它有著大異于其他文理科目的時間甚至時代含義在其中;又特別是教與學本身的心理過程與音樂自身的心理學屬性疊加作用,就使得“教音樂”這種藝術教育更顯特殊;再鑒于音樂世界的博大,音樂教學心理學已經成為獨立學科,但是在于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根據學生本階段的心理性狀和音樂本身的心理屬性,讓學生正確地了解音樂這門藝術從中提升整體心理素質,實際上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價值。
因此小學音樂教學中,要使學生領略音樂藝術之美好并由此播種自己美好心靈,在此過程中塑造學生未來豐富的精彩的人生。在此過程中,處處體現著心理學的烙印。
三、小學階段是小學生長身體、長智慧的時期,雖然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點,但客觀地說,此一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真正完整的獨立人格,鑒于音樂藝術的精神特殊性,音樂教育的成功與學生的心靈成長就和他們的心理過程緊密相關了。
兒童心理發展受遺傳(天性)與生長的環境(教養)影響共通作用的,音樂教育就是典型的“環境影響”。兩位著名心理學家高爾頓(F.Galton)對遺傳影響的研究與華生(J.B.Watson)的環境影響的研究以及后來眾多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的奮斗,觸發我們對實現音樂教育的深遠目的產生嚴肅思考。作為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在學生“后天習得”過程中,我們所做的就是為了用音樂教學奠定學生美好心靈做不懈的努力。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發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差異以及連續性和可變性的不同。
音樂教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音樂的時間屬性與情感屬性與作曲家作品、結構形式、曲式調式、樂種樂器、指揮表演、年代風格流派影響等等,極為龐大。當然小學音樂教學不會這么具體,但是建立整體心靈基礎正是目的。達成此目的首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上,而這是典型的心理問題。
在我的實踐中進行過這樣的探討。
小L是個男生,父母經商,祖輩都是退休職工。該生身體健康,愛運動和上網,各科的成績一般但不很差,聽力記憶力和發聲音準都還不錯,但是不喜歡音樂課。經過觀察了解,同學反映L缺乏學習動力。了解情況后我先后數次專門介紹給他幾個不同風格的樂種,先講解了再讓他聽,當然也包括著名的樂曲和歌曲,并借給他光盤促使他欣賞。開始他還不懂,我就更細致地給他講解,讓他有的放矢的比較和欣賞,并建議他的父母購買了合適的音響設備。沒想到最后他竟然喜歡上了古典音樂,并報班開始學習管樂器,其他學科成績也有所提升。是音樂世界的美好,開啟了他的“尚未睡醒”的心靈及其天賦。
還有一個小S,女生,單親隨父親,會唱幾首悲情的流行歌,顯然心靈有創傷。我了解情況后就比較“無意”地唱著那悲情歌慢慢路過她身邊。果然很快她主動和我招呼,從聊那歌開始說到興趣和對生活的一些向往,通過音樂她真的向我敞開了一個孩子的心。而我沒有用大道理說教去“鼓勵”,還是用我的音樂,一步一步地介紹給她作品,好聽的電影插曲繼之合適的室內音樂,使她從最初的默然傾聽到后來放松,再后來她的眼光里能隨著音樂表現出少女的美麗和快樂。她真的聽懂音樂了,恰說明她的內心情感是豐富的;而音樂也終將成為她最好的朋友。
小H和小K,是我們班上兩個最調皮的小男孩兒,經常打架,時間一長兩個幼小的心靈也開始慢慢產生矛盾了。就此老師和家長做過很多努力,但是都沒有什么明顯的效果。一次在我的音樂欣賞課上,我發現兩個孩子都喜歡聽流行音樂。于是,我經常課余時間把他們兩個叫到一起,給他們放一些流行音樂聽,讓他們做一些互助音樂問題的回答。后來,他們的關系緩和了,成了好朋友。老師和家長都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由這些思考和實踐我看到,音樂世界是極其豐富的,她是一座圣殿,她不是別的,而是精神的圣殿。這圣殿的鑰匙、途徑以及光芒,廣義地說,都是人類的心靈。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遠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