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審美教育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視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教育方式,為了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內外兼修,在提升自己學科知識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審美素養,這樣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施教水平。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審美素養,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審美教育 審美素養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3-0029-02
有學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借助社會美、自然美和藝術美等美好形象來進行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以美引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每一種美好的形象都能使人們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鼓舞人們去熱愛社會,激勵人們積極創造美好的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審美教育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視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教育方式,為了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提升自己施教水平的同時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審美素養。
一 審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1.審美教育的內涵
審美是對美的事物和現象的觀察、感知、聯想、想象及理解、判斷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是積極主動的價值取向活動或者說是價值實現活動,其內涵是領會事物、藝術品或行為的美,而審美教育是指用來培養人在一定的美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美學原理,遵循美學規律,通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技術美而接受、理解、評價、創造生活中和藝術中的美好,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養成高雅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審美理想,從而陶冶情操,提高人們感受美、欣賞美、辨別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并使這種能力日臻完善的一整套措施。相對于傳統的灌輸式說教教育,審美教育更具形象性、感染性、情感性、豐富性。審美教育的任務可歸結為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開闊知識視野,全面發展自己,完善人格。
2.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其根本目的是不斷地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和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3.審美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進和推進作用
第一,相對于枯燥的、乏味的、抽象的理論灌輸,具有趣味性的審美教育更有助于增強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一種填鴨式的外在灌輸型的教育方式,受教育者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這樣就易感到抽象、枯燥和乏味,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審美教育寓教于美的形象性、寓教于樂的感染性、寓理于情的情感性、寓多為一的豐富性能使受教育者始終保持對審美欣賞和創作的興趣,激發受教育者的興趣和能動性,使受教育者積極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來。審美教育方式的引入,將外在灌輸型教育和內在啟發型教育結合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高。
第二,審美教育激發受教育者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充分實現自我教育。古人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種美好的形象都能使人們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鼓舞人們熱愛社會,激勵人們積極創造美好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社會美、自然美和藝術美等美好形象來進行教育活動可以充分發揮以美引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過審美情感的中介作用,受教育者發揮了主體作用,自愿地認同教育的內容,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從而順利地完成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審美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具持久性。人的行為總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而以情感為基礎的審美教育,促進外在的“他律”轉化為內在的“自律”。事實證明,當情感轉化為信念意志以后,就會使人產生無窮的精神動力,持久地支配著人的行為。所以,以情感為基礎的審美教育的效果更具持久性,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可以持久地保證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 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運用審美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
1.審美素養及其作用
審美素養指人所具備的審美經驗、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審美理想等各種因素的總和。審美素養既體現為對美的接收和欣賞的能力,又轉化為對審美文化的鑒別能力和審美文化的創造能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審美素養得到提升,審美教育才能落到實處。思想政治教育者審美水平越高,對美的把握就越準確,對教育目標的理解就越透徹;思想政治教育者審美水平越高,越能更好地選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內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審美水平越高,越能把握學生的特點,越能適時運用決策藝術、語言藝術、激勵藝術、批評藝術、疏導藝術、溝通藝術、說服藝術和幽默藝術,越能與受教育者更好地進行情感交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美引善;從而更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達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審美素養的途徑
俗話說:“教育者先自教。”思想政治教師的審美素養直接決定了其運用審美教育的水平,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審美素養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對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造成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思想道德方面的純潔性,而關鍵是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世界觀的核心問題,是用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觀察當代中國問題的工具,弄清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學習馬克思主義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樹立正確的政治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確保施教過程中不偏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去感染人、影響人,為受教育者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第二,在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加強美學理論的學習,充分發揮審美教育的積極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大多是“枯燥”的大道理,要挖掘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美、真實美和哲學美并以此為基礎與受教育者進行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在對美的享受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美學理論作指導。接受一定的美學知識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審美活動中培養審美能力,在感受美、追求美中感染受教育者,與之共同在美的體驗中陶冶情操、振奮精神、完善自我和自我教育,進而使審美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提高對審美修養的重要價值和意義的認識,樹立審美修養的自覺性和持久性。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審美修養的提升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終生的努力。自覺地去追求美的事物、美的生活并積極接受它們的影響、教育使之轉為內在精神生活的充實和提高,不斷地感受,不斷地反思和總結,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審美要求,不斷地改進審美修養的方法,這樣持之以恒,審美修養的水平就會從一個境界達到另一個較高的境界。
第四,積極參與美的實踐活動。美的實踐包括人們對藝術美和現實美的欣賞活動,鑒別美丑的活動即審美實踐和人們按照美的規律創造藝術美和現實美的活動即創造美的實踐。美的實踐,形式多樣,內容寬廣,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都會在這里找到詮釋。積極參與美的實踐活動,可以豐富文化知識,拓展眼界,開闊思路,有益于人的身心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者感受自然美,體驗社會美,在創造的自娛和娛人的藝術氛圍中得到情操修養的提升。積極參與美的實踐,使思想政治教育者運用審美教育時有了現實依據,而不至于華而不實,思想政治教育者有了切實的體會才能與學生有深入的交流,發自內心才會與受教育者產生情感共鳴。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內外雙修,積極塑造自己的外在美。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但是良好的外部環境對自身修養的提升有促進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對于受教育者,其本身就是一道美的風景,況且塑造自己的外在美,也是自己審美修養的外顯和體現,是一次美的實踐活動。良好的儀表教態、高雅的言談舉止、適宜的衣著服飾、親和的態度、優美的語言,時時處處給人以美的感受,有很強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是無聲的教育,會產生強烈的審美效果,也會使受教育者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者進而接受他的思想。良好的教育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接動力。
第六,運用符合審美教育的方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水平的高低最終是由教育的效果來評定的,要想達到最優的教育效果,還需要有適合的教育方法。審美教育不同于側重于理性的分析和說教的德育、智育,審美教育是以情感的共鳴來達到教育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然而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在當今這個高效率、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言簡意賅、言之有物已成為人們普遍的心理需求和審美標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更應具有簡潔、明快、準確的特點,而這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來說又是一個挑戰。
第七,積極創造美的氛圍和情景。美存在于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美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提升自身內在審美修養的同時,也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人們美的素質的重要性,宣傳創造美和營造審美的氛圍的必要性。有了這種氛圍,不僅是自己,只要對美有追求的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進而自發進行教育和自我教育。
參考文獻
[1]樓煥甲.美學與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
[2]遲雪琳.加強青年教師思想工作四題[J].思想·理論·教育,1996(10)
[3]杜萍.高校德育審美化初探[J].青年探索,1999(3)
[4]馮楊.藝術教育及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0
[5]金鵬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重視談話的藝術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
[6]韓留拄.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審美藝術[D].華中師范大學,2007
[7]陶能澤.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審美藝術[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7(6)
[8]林岸海.淺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藝術性[J].科教文匯,2007(1)
[9]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張玲.思想政治教育應注意談話的藝術性[J].科技探索,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