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教學是高等院校教學工作的核心,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作者根據多年來從事基礎實驗工作的經驗,針對目前國內高校存在的基礎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脫節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強實驗教學改革,重構實驗教學體系,優化實驗教學模式和考核方法,加強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的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分析能力。
【關鍵詞】教學改革 課程整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3-0063-02
實驗教學是高等院校實現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重點,它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規模日益膨脹,導致國內許多高校教學質量下降,特別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出現重視課堂理論教學,忽視成本高、難度和質量彈性都較大的實踐教學,從而造成了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脫節,學生畢業后無法適應現代化經濟建設的需求,因此,高等院校實踐教學工作必須要進行改革。
一 實驗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
1.實驗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正確的認識
長期以來,高校實驗教學工作一直處于從屬地位,實驗教學工作得不到正確的認識,很多院系領導認為課堂理論教育重要,實驗教學工作是對理論課程的補充,課時安排上往往優先考慮理論課程,忽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實驗教學工作。在實驗課程的開設上,實驗內容也僅僅是對基礎理論知識的驗證,而對于訓練學生實驗教學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較好的綜合性實驗的開設重視不夠,這種情況的持續導致培養出的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扎實,但動手能力較差,創新性思維能力僵化,畢業后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須對高校實驗教學工作進行改革。
2.實驗內容陳舊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量的現代化儀器、新的方法被引入實驗工作中。但是國內部分高校基礎實驗仍在沿襲傳統的實驗教材,這些教材主要是根據理論課程的內在邏輯和教學體系的系統編寫的,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問題:比如所含實驗太多,與高校實驗課程學時數較少有矛盾,教學實驗不能完全開出;實驗的獨立性不強,實驗之間在理論教學內容和實驗技能方面有重疊,造成教學時間和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素養的培養;驗證性實驗占據的比例較大,忽視了訓練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的綜合性實驗,培養的學生思想僵化,動手能力較差,只能按部就班做事,缺乏主動性、創新性、跳躍性思維能力,不能勝任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因此,必須對舊有的實驗體系進行整合。
3.實驗教學模式考核方法單調
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注重驗證和演示,對課堂理論教學起著輔助作用,實驗主要是對理論的驗證,多由實驗指導教師操作演示,然后學生按照演示重復實驗過程,這種驗證演示型的實驗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束縛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無法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同時在實驗教學的考核評估上,傳統的實驗教學重理論、輕應用,對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的情況實施重點考核,忽視了對實驗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誤導了學生對實驗的認識,容易出現偏離實驗方向的問題,無法突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要求。
4.實驗教學經費投入不足
實驗室硬件建設是實驗教學開展的有力保障,而現行高校體制下實驗室的建設主要根據領導或學術帶頭人的意見來進行相關的建設,而對于學科實驗室及實驗教學的發展沒有一種前瞻性和連續性,如果考慮不成熟或相關人員變動則會造成實驗設備閑置或浪費。在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實驗教學經費的投入不能滿足實驗教學的需求,實驗設備的及時更新更不能達到教育部規定的要求。
二 實驗改革措施設想
1.正確認識實驗的重要性,改革教學內容并建立新的課程體系
實驗教學是高等院校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重要環節,必須正確認識實驗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徹底改變過去對實驗教學工作的錯誤認識,切實理順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關系。在實驗內容整合上,經典基礎性實驗項目需要保留,但所占實驗總學時的比例不能太高,對于有些需要驗證或認知的實驗項目,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局域網不受實驗條件、時間、地點等因素的限制,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通過網絡模擬,這樣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有足夠的時間,重點放在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項目上,通過驗證型、綜合型、設計型的實驗合理有效應用,從而引導學生綜合專業知識、融會貫通加以理解。
2.強化實驗管理工作,提高實驗人員素質
實驗體系的建設和改革應從學校實際出發,統籌規劃,科學論證,深化資源共享,構筑層次清晰、特色鮮明的開放型實驗室平臺體系,同時各級領導應充分認識實驗室在大學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加強對實驗技術人員的培訓,構建新的實驗人員業務培訓體系,采取定期培訓、崗位輔導、送往校外深造、送生產廠家培訓、出國留學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的知識、技能,保持實驗室建設和發展的生機與活力。狠抓思想素質,定期對實驗技術人員進行思想教育,要求實驗技術人員具有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和認真細致、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要求實驗技術人員要以自身的行為表率,引導和培養學生尊重科學、尊重教學人員的思想作風,使學生自覺養成科學嚴謹、認真細致的實驗習慣,培養出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同時制訂落實各項政策,吸引理論修養及教學科研經驗豐富的高職稱、高學歷、高質量、高素質人員到實驗隊伍中,作為
實驗室的學術帶頭人,以學術水平帶動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著實打造出一個愛崗敬業、年齡及職稱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實驗教學師資隊伍。
3.改革實驗考試方法,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針對實驗課程的特點,實驗考試宜采用以操作為主、筆試為輔的實驗考試方法來適應實驗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針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嘗試新的考試形式:“自主性、創新性實驗考核方式”。具體是讓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的實驗內容,可以在課內或課外完成,但選材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與課內實驗雷同,要求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編寫實驗方法獨立完成實驗并寫出實驗報告總結,在此過程中,指導教師應對學生的選題做一定的改動,及時地與學生交流,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這種考試方法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從而帶動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
4.實行開放共享,實現高校實驗室資源的合理配置
實驗室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開放共享是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一個指導思想,高等學校的實驗室資源包含人才資源、儀器設備資源及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三個重要方面,人才資源是實驗室發展的動力,儀器設備資源及硬件設施是實驗室發展的基礎,軟件管理是實驗室有序化、高效率運行的保障。
教學實驗室應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應改變過去封閉自我服務的體系,這是社會發展和實驗室自身發展的要求和必然,改變過去只為實驗教學開放的做法,除了教學實驗以外,實驗室一定要向科研開放,這樣做既有利于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又提高了儀器的利用率,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實驗室也要擴大開放程度,對外院、系師生開放,提高設備利用率,避免重復建設。因此做好人才資源、設備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實驗室的和諧管理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不可忽視的基礎工作。
三 結束語
實驗教學改革應全面服務于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培養,服務于人才質量的提高。實踐證明,按照上述改革進行實驗教學的工作,不但能順利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要求,而且還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分析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并在實驗教學活動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俊堅.基礎性實驗方法改革與探索[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3):90~92
[2]譚志勇.發揮實驗教學功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2):87
[3]姚毅、孫山、毛逢銀.高校擴招后的實驗教學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2(1):37~38
[4]李英俊等.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1):25~27、30
[5]張清德.優化實驗教學管理措施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