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學中,提問是一種必要的教學手段;是教師教學計劃的有效反饋和進行課堂活動的紐帶,是師生互動的一種途徑;也是學生思維達到靈活使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方法。要使課堂問題設計得合理、恰當和有意義,必須注重提問的質量,遵循課堂提問的原則,講究提問的策略,把握提問的時機,培養良好的問題意識。
一 遵循課堂提問的原則,講究提問的策略
1.精心設計,典型性為主
教師的課堂提問不應是隨意的、即興式的,而應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問題,同時注意問題要適量,要適合初中學生的實際,切忌過多、過簡。所以,教師要充分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學生,設計的題目既要精又要有代表性。
2.循循善誘,啟發性主導
教學是一個由淺入深、不斷提高的過程。在課堂提問前,教師要循循善誘,做好鋪墊,將學生的思維激發到最佳狀態。而且為了使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教師還要因勢利導,從多角度、多層次設計問題,促使學生對問題作出創造性的回答。
3.難中易適度,趣味性優先
提問是為了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所以教師對問題要有充分的估計。對于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設計的問題應有所不同,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問的目的。課堂提問還應具有趣味性,使學生樂于思考,且得到答案后不容易忘記。這樣做,既能調動各個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又使他們學起來輕松,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
4.面向全體學生,鼓勵性貫穿始終
學習是學生的集體活動,應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進行鍛煉,施展才干。對他們的表現,教師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對有創見者,更應該加大鼓勵力度;對回答問題片面甚至錯誤者,要具體指出其錯誤所在,切忌冷嘲熱諷,惡語傷人。特別是設計問題和提問,要注意兼顧各類學生,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 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培養良好的問題意識
1.“開始”處提問
提問是很常見的一種調動學生參與的好方法,在上課初教師就應設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他們的求知欲望,這樣做可以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并通過自身的主動探索來洞悉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記憶并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便會主動地參與到探求知識的活動中來,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2.“結尾”處提問
以提問的方式結尾,既可以為本節課做小結或歸納,挖掘內涵,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歸納能力,也可以為下一堂課的教學埋下伏筆。通過層層設問,步步求答,促使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思考、去回答、去付諸行動。
3.“重點、難點”處提問
老師要挖掘教材,盡量從多角度提問,做到一題多問,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從而調動思考的興趣,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把他們的思維逐步引向深入,促使他們思維水平的提高。反過來,學生可在此提問老師,這樣學生的思維就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4.“有疑”處提問
孔子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設疑、釋疑是人生追求真理、獲取知識、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教師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處及時提出問題,然后與學生共同釋疑,勢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不留意”處提問
課堂教學過程中,有些問題看似簡單,課本也講得很清楚,其實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若在這時進行適當提問,并加以引導,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可使學生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
三 處理好四種關系,使課堂提問達到預期的目的
那么怎樣使課堂提問獲得成功、達到預期的目的呢?我認為必須處理好點與面、難與易、快與慢、多與少的關系。
1.點面的關系
點與面,一是指教學內容的點與面,二是指教學對象的點與面。
教學內容的點與面:點就是知識的難點、重點、關鍵點,面是指單元或模塊知識。課堂提問應集中在難點、重點、關鍵點上,并以此為突破口,以點帶面、全面展開。否則會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模棱兩可,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教學對象的點與面:點就是指數學基礎扎實的學生,面指全體學生,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要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2.難易的關系
教學過程中提問有難有易,難就是指課堂提問應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于較難的問題力求“深入淺出”,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切忌問題過難、過深而造成課堂冷場。
3.快慢的關系
數學教學中的提問,節奏感要強,要把握好慢與快的尺度,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感受。對于提問的語言速度,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慢到快。提出的問題要有明確的意旨,但對學生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問。
4.多少的問題
課堂提問雖是重要手段,用之得當能取得好的效果,但我們不可為提問而提問。提問過泛,學生應接不暇,沒有思考的余地,必然會影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和掌握,使提問失去意義。反之,提問過少,難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際上就是“滿堂灌”,學生厭,教師煩,壓抑了學生的思想感情,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課堂提問要少而精,科學合理地提問十分重要。
“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體現了教育過程的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恰到好處的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無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好方法、好手段。這就要求教師要問得巧,問得有藝術性。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課堂提問的原則和把握時機。課堂提問要注意語言技巧和語言表達方式,要不斷地遵循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這樣才能帶學生走進精彩的問題空間。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