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22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34-01
頸椎病是指因頸椎退行性便引起頸管或椎間孔變形、狹窄,刺激、壓迫頸部脊髓、神經根,并引起相應臨床癥狀的疾病。多見于40歲以上患者。主要癥狀有頸部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主要病因有:①心臟給頸椎供血不足;②整個脊椎變形老化。2009年以來,我院采用刮痧和掌根按摩法治療頸椎病患者30例,取得較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年1月-2012年3月收治頸椎病患者56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45-79歲,平均66歲,對照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齡42-78歲,平均65.5歲,平均病程10年。
1.2方法。觀察組用掌根來按揉前胸胸骨一段(從天突到鳩尾),或用拳頭敲打腰骶骨處,找到痛處后用掌根按揉;然后在后背的肺俞①、厥陰俞②、心俞③等處刮痧,或在督脈上找到與前胸對應的地方刮痧。刮痧時注意不要太用力,先刮最痛的部位,順著經絡的走向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兩邊。對照組采用傳統牽引及理療治療方法。然后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觀察時間為15天。
1.3療效評定標準。
1.3.1顯效。治療后10天頸部疼痛感及上肢無力癥狀消失,未再感覺手指發麻。
1.3.2有效。治療后15天頸部疼痛感及上肢無力癥狀消失,未再感覺手指發麻。
1.3.3無效。頸部疼痛感及上肢無力癥狀未減輕,手指發麻感覺未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