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討乳果糖口服液防治阿片藥物便秘的臨床效果。
方法:選取2007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阿片藥物便秘的患者162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取肥皂水灌腸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療,分別分析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首次排便時間和便秘指標改善情況。
結果: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提高,首次排便時間明顯縮短,便質和排便難度改善情況更明顯,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乳果糖口服液可以提高阿片藥物引起的便秘臨床有效率,改善便秘指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醫療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阿片藥物便秘乳果糖口服液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43-01
臨床上以嗎啡為主的阿片類藥物用于晚期腫瘤患者鎮痛的同時,常常會引發持續性便秘等藥物不良反應,而且此類便秘屬于功能性便秘,不易耐受,持續存在于阿片類藥物鎮痛過程中,嚴重者會引起腸梗阻,為腫瘤患者增添了新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我們對2007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阿片藥物便秘的162例患者,分別采取乳果糖口服液治療和灌腸治療,發現前者治療效果好于后者,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07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阿片藥物便秘的患者162例,男性96例,女性66例,年齡45-79歲,平均58.3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1人,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癥等一般臨床資料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0.3%的肥皂水進行大量不保留灌腸治療1次/d,3天為一個療程,持續兩個療程;觀察組患者采取口服乳果糖口服液20ml/次,2次/d,3天為一個療程,持續兩個療程。
1.3臨床效果評價標準。便秘明顯改善,排便間隔時間和便質明顯改善為顯效;便秘有所改善、排便間隔時間和便質有所改善為有效;便秘未見改善為無效。采用2005年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編制的“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問卷”評價治療前后排便難度、便質、排便間隔,根據不同程度計分。
1.4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與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分析發現,對照組81例患者中,顯效63例,占77.8%;有效7例,占8.6%,無效11例,占13.6%,總有效率86.4%。觀察組81例患者中,顯效69例,占85.2%;有效8例,占9.9%,無效4例,占4.9%,總有效率95.1%。經統計學分析發現,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升高,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分析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