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神經節苷脂鈉在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擇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共82例,上患兒隨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給予以下治療:消炎、降溫、抗驚厥等對癥處理。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神經節苷酯鈉,每天20mg,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應用15天。記錄兩組患者昏迷、驚厥、顱內壓升高、肌張力、原始反射等癥狀和體征的恢復時間。
結果:
觀察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系意義(P<0.05)。
結論:神經節苷脂鈉在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值得借鑒。
關鍵詞: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神經節苷脂鈉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48-02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是由于圍生期窒息而引起患兒腦缺氧損害的一系列臨床癥狀。本文觀察神經節苷酯鈉在新生兒缺氧性腦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共82例,上述患兒有明顯的腦缺氧臨床癥狀及體征,出生后出現呼吸衰竭或意識障礙,有圍生期窒息史。同時排除腦膜炎患兒、對試驗藥物過敏患兒、糖脂代謝障礙患兒。上患兒隨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齡為1~21天;對照組患兒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齡為2~23天。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給予以下治療:消炎、降溫、抗驚厥等對癥處理;根據血壓情況給予控制血壓處理;高碳酸血癥及低氧血癥給予糾正;給予葡萄糖滿足腦組織能量代謝;血鈣水平低者給予葡萄糖酸鈣糾正;采用苯巴比妥鈉抗驚厥;顱內壓升高者給予地塞米松、呋塞米治療;根據患兒具體情況給予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藥。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神經節苷酯鈉,每天20mg,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應用15天。
1.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兒昏迷、驚厥、顱內壓升高、肌張力、原始反射等癥狀和體征的恢復時間。
1.4臨床療效評定。根據患兒意識、反射、肌張力等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進行療效評定。治療5天內患兒腦水腫消失,意識恢復、反射存在及肌張力恢復,為顯效;治療5~10天內患兒意識恢復、反射存在、肌張力恢復,腦水腫消失,為有效;10天后,患兒意識、反射、肌張力沒有恢復,腦水腫沒有消失,為無效。
1.5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統計學分析,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比較。觀察組昏迷、驚厥、顱內壓升高、肌張力、原始反射等癥狀和體征的恢復時間為3.6±2.4天;對照組昏迷、驚厥、顱內壓升高、肌張力、原始反射等癥狀和體征的恢復時間為8.1±1.9天;觀察組臨床癥狀及體征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