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精神因素與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相關性。
方法: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普唑侖的療效與常規治療對比分析。
結果:阿普唑侖加多潘力酮治療FD,兩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結論:精神因素與FD的發病存在一定相關性,加用阿普唑侖使治療效果明顯提高。
關鍵詞:阿普唑侖多潘力酮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61-02
消化不良是指持續或反復發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飽脹、上腹脹感、早飽、噯氣、惡心、嘔吐等上腹部癥狀的一組臨床癥狀。經檢查排除可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時,這一臨床癥狀便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據國外資料統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約占消化門診總人數的20%~40%。除以上消化系統癥狀外,多數患者伴有失眠、焦慮等癥狀,為緩解精神因素對FD患者的困擾,改善生活質量,我們試用阿普唑侖聯合多潘力酮進行治療,取得較滿意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來我院就醫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其中男37例,女63例。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45.5歲。100例患者經電子胃鏡、B超、化驗等相關檢查,均符合羅馬Ⅱ標準:①反復發作的上腹疼痛、腹脹、噯氣、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累計至少持續4周以上或在一年中累計超過12周。②內鏡檢查未發現食管、胃及十二指腸有糜爛性炎癥、潰瘍及腫瘤等器質性病變,否認既往有消化系統器質性病變病史。③結合實驗室、影像學等輔助檢查排除肝膽胰腸道等器質性病變;④排除嚴重精神病、糖尿病、腎臟病及風濕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⑤無腹部手術史。女性病例均無妊娠,均非哺乳期。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焦慮、憂郁。隨機將100例患者分成治療組(多潘立酮聯合阿普唑侖)50例和對照組(多潘立酮)50例,兩組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囑兩組患者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煙、酒及辛辣食物,給予精神安慰、心理治療,治療期間暫停服用其他藥物。治療組用多潘力酮10mg/次,3次/日,于飯前30分鐘服用,聯合阿普唑侖片0.4mg/次,2次/日(早晚各一次);對照組單用多潘力酮10mg/次,3次/日,于飯前30分鐘服用。兩組療程均為4周,治療期間每周至少復診一次,按同一標準由不同醫師記錄并詳細記錄反應,治療4周后觀察療效。
1.3臨床療效評價。顯效:治療結束后患者腹痛、腹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治療結束后患者的上述臨床癥狀減輕或有改善;無效:治療結束后患者的上述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或加重。顯效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2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的顯效率52.0%(26/50)、有效率38%(19/50)、總有效率為90.0%(45/50),對照組的顯效率26.0%(13/50)、有效率42%(21/50)、總有效率為68.0%(34/50)。經檢驗,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不良反應比較。治療組嗜睡4例,頭暈1例,腹瀉1例,均為輕度且患者可以耐受;對照組腹瀉2例,頭暈1例,嗜睡1例,均為輕度且患者可以耐受。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治療前后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等均無明顯變化。
3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腸道運動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的消化系統疾病,隨著現代都市社會壓力的增大,其發病人數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傳統醫學常采用促動力藥物、胃粘膜保護劑、抗幽門螺桿菌(HP)藥物來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使患者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的緩解[2]。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飽脹不適、胃部燒灼感、噯氣、反酸等,但其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3]。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①胃腸運動障礙:多項研究認為,FD患者存在胃電節律紊亂,MMCⅢ期持續時間縮短或缺如,胃竇動力指數降低和胃排空下降。近端胃舒張功能減退,餐后胃竇運動減弱,胃液體及固體排空延遲,可能是部分患者早飽及餐后腹脹的原因[4];②神經系統與胃腸激素:迷走神經切斷術后,胃竇運動減弱及胃排空延遲;胃動素與生長激素的分泌失調可致胃腸運動障礙[5];③精神心理社會因素:FD者生活中應激事件發生較頻繁,產生精神紊亂或精神病者較多,焦慮狀態、抑郁狀態均可改變胃排空,心理異常是FD發生的危險因素[6]。
多潘立酮直接作用于外周胃腸道多巴胺受體,不通過血腦屏障,故很少發生中樞神經系統的錐體外系副作用。其作用主要為促進胃排空,增加胃竇和十二指腸運動,協調幽門的收縮,同時也能增強食道的蠕動和食道下端括約肌的張力,抑制惡心、嘔吐、十二指腸胃返流。我們單用多潘力酮治療作為對照組,其治療后的癥狀緩解總有效率顯著低于阿普唑侖聯合多潘力酮組。可能與阿普唑侖改善了患者的焦慮、抑郁、失眠等癥狀,從而降低了內臟神經感覺閾,胃腸激素分泌紊亂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使FD患者的消化不良癥狀緩解,對多潘力酮的療效起到了協同作用。通過以上治療效果的觀察,我們認為在常規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時加用阿普唑侖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提高療效,降低了患者的不適感,使生活質量提高。多潘立酮與阿普唑侖的聯合使用,可顯著提高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且安全性好,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吉耀.內科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57
[2]黎三明.奧美拉唑聯合西沙比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的療效觀察[J].現代醫學,2010,38(3):280-282
[3]朱應付.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療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6):278-279
[4]周呂,柯美云.胃腸動力學:基礎與臨床[M].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654
[5]周福生,祝淑貞.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5,17(5):257
[6]曹國良,張繼美,余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特征[J].中國實用醫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