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
方法:回顧分析300例于我院行再次剖宮產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首次手術方式分為對照組(130例)和觀察組(170例),觀察組采用新式剖宮產手術,對照組采用下腹正中縱向切口手術。二次手術均進行新式剖宮產手術,對比兩組手術情況。
結果:對照組手術時間、術中中出血量和腹腔黏連程度均優于觀察組。
結論:新式剖宮產手術對再次剖宮產手術的影響較大,醫院在選擇剖宮產方式時應根據設備、技術水平等慎重選擇,不可盲目選擇新式剖宮產方式,尤其是對可能行再次剖宮產手術的患者,以降低手術風險。
關鍵詞:剖宮產術式在此剖宮產影響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80-01
隨著近年來剖宮產率的升高,再次剖宮產率也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因此,不同剖宮產術式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重視[1],筆者回顧分了300例于我院行再次剖宮產術的患者資料,現將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分析300例于我院進行再次剖宮產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首次手術方式分為對照組(130例)和觀察組(170例),觀察組采用新式剖宮產手術,對照組采用下腹正中縱向切口手術。兩組孕婦在年齡、剖宮產指征、身高、體重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兩組手術方法相同,均使用持續硬膜外麻醉,切口依據上次剖宮產手術切口進行選擇,采用新式剖宮產術,切口均用可吸收線皮內縫合。
1.3觀察指標。觀察記錄手術開腹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腹腔黏連程度。
1.4腹腔黏連評價標準。參考Phillips評價標準:①無黏連:患者臟、壁層腹膜的顯示清晰可見;②輕度:患者壁層膜和子宮下段切口有薄的粘連,容易分離且分離無溢血;③中度:患者有廣泛粘連,但面積小于40%,可以分離但分離時有明顯溢血;④重度:患者膀胱、切口、腸管腹腔內、大網粘連密切,且粘連面積達75%以上,分離困難且出血較多[2]。
1.5統計學方法。所有統計學處理均使用SPSS13.0進行,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情況。觀察組平均開腹時間為(9.87±2.71)min,對照組為(5.38±2.07)min,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平均為(340.19±152.03)ml,對照組為(226.30±140.87)ml;觀察組手術時間平均為(82.49±19.76)min,對照組為(46.18±18.36)min。如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