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纈沙坦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效果。
方法:選擇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9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纈沙坦,每天80mg;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給予吲達帕胺緩釋片,每次1.25mg,每天1次。兩組患者共治療4周。
結果: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纈沙坦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效果顯著。
關鍵詞:纈沙坦吲達帕胺緩釋片原發性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85-01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內科應用纈沙坦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45例,效果顯著,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本研究入選病例需符合下列條件:①按1999年WHO標準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EH),并經系統檢查排除繼發性高血壓。②除外以下情況:肝或腎功能障礙、糖尿病、痛風、嚴重煙酒嗜好、藥物依賴者。③本組9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男54例,女36例;年齡61~76歲,平均(65±7.7)歲,診斷有冠心病者16例,同時服長效硝苯地平者13例,卡托普利者19例,僅服吲達帕胺者10例。④入選前3周所有病例舒張壓(DBP)≥90mmHg。
1.2服藥方法。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5例,治療組給予纈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早餐前),聯合用吲達帕胺緩釋片1.25mg,每日1次口服。2周后血壓降至20/12kPa者將劑量維持至第8周,若DBP未達降壓目標纈沙坦則增加到80mg每日2次口服,連續治療8周。對照組給予纈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早餐前),2周后血壓降至20/12kPa者將劑量維持至第8周,若DBP未達降壓目標則增加到纈沙坦80mg,每日2次口服,連續治療8周。
1.3觀察方法。測血壓在門診進行,測前休息15~20min,取右上臂測壓,至少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為血壓值。治療前后測定血糖、血脂、血尿酸、腎功能、電解質等生化指標。
1.4療效評定標準。隨診血壓(CBP)按衛生部“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抗高血壓藥物療效標準進行分析:①顯效:舒張壓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張壓下降雖未達到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水平者。顯效加有效作為總有效率。
1.5統計學分析。各參數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2.1降壓療效。治療組45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經纈沙坦與吲達帕胺聯合治療8周后顯效25例,有效1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0%。對照組45例治療8周后顯效13例,有效12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55.6%,治療前后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不良反應。治療組咳嗽1例,頭痛2例,乏力1例;對照組咳嗽1例,水腫1例,乏力1例,均未退出治療。
3討論
治療高血壓的目的,是減少心血管終末事件。降壓達標是高血壓治療的核心。2003年,JNC-Ⅶ認為收縮壓是比舒張壓更重要的心血管危險因素,50歲以上的人群,治療重點應放在收縮壓達標上[1]。而老年性高血壓的特點是以收縮壓升高為主,在老年人原發性高血壓人中約65%屬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老年人卒中和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左心室肥厚又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纈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可選擇性作用于已知與血管緊張素Ⅱ作用相關的AT1受體亞型,選擇性阻斷血管緊張素Ⅱ與腎上腺和血管平滑肌等組織細胞AT1受體的結合,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分泌,產生降壓作用。其在治療輕,中,重度高血壓均有肯定的療效[2,3]。對AT1受體的親和力比對AT2受體約高20000倍。不影響緩激肽的作用和離子通道功能,也不與其他對心血管功能發揮重要調節作用的激素的受體結合。纈沙坦阻止醛固酮分泌而減少鉀丟失,可能會發生高鉀血癥。吲達帕胺具有利尿劑和Ca2+拮抗劑的雙重作用,是一種新型的長效降壓藥,是臨床廣為應用的抗高血壓藥物之一,能持久地減輕左心室肥厚,并不像其他利尿劑一樣使左心室腔回縮,而是特異性地作用于左心室后壁和室間隔,減輕左心室后壁和室間隔的肥厚。吲達帕胺屬非噻嗪類利尿劑,作用時間長,每日服1次即可保持24h平穩降壓,但60歲以上老年人在服用過程中易發生低鉀血癥,進一步導致心律失常[4,5];上述兩藥聯用可增加降壓療效,利尿劑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S),可增強ARB對RAS的阻斷作用,從而減少水鈉潴留,并減輕醛固酮作為生長因子的不良作用。ARB通過拮抗利尿劑對RAS激活而產生更強的降壓作用[6]。還可以平衡其對代謝的影響,減輕利尿劑所致的代謝不良反應。本組觀察表明,兩藥聯用對血脂、血糖及尿酸均無不良影響,治療前后血鉀無明顯變化,亦無低血鉀發生;老年人的高血壓特征是血壓波動大,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因此降壓藥物從小劑量開始,根據血壓變化逐漸增加劑量。本組采用纈沙坦聯合吲達帕胺緩釋片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總有效率為80%,其降壓效果明顯優于單用纈沙坦組,而且不良反應少,均能耐受,無停藥者,治療前后對血脂、血糖、血清電解質及肝腎功能亦無影響。老年人容易接受,依從性好。
參考文獻
[1]胡大一,田新利.高血壓治療的策略與趨勢-治療指南與循證的啟示[J].中國醫刊,2007,42(9):2-3
[2]張穎.吲達帕胺治療老年性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刊,2003,38(9):41-42
[3]胡大一,馬長生.心臟病學實踐2006[M].人民衛生出版社:141-144
[4]謝啟應,王庸晉,孫澤琳.纈沙坦和吲噠帕胺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細胞因子影響的對比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31(5):630-631
[5]邢弢,吳劍鋒.吲噠帕胺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8):712-713
[6]王瑞利.吲噠帕胺對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7(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