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腦卒中是一種腦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在腦部血管中出現了栓塞和堵塞,并且形成了一定腦血栓以及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癥狀。引起腦卒中的致病原因可以歸結為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同時心臟病和血管病也是誘發腦卒中的重要致病原因。通過最近幾年的調查發現,腦卒中在我國呈現高發趨勢,患有此病的病人,死亡率非常高,及時得到緩解,也會導致終身殘疾,考慮到這種疾病的危害性及致病幾率高的特點,腦卒中引起了我足夠的重視,因此,在針對該病的臨床治療上,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治療效果。實踐證明,康復醫學在早期腦卒中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康復醫學早期腦卒中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88-01
在所有的腦卒中患者中,患病之后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占到43%,這種疾病對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擊很大,同時給患者家庭增添了許多煩惱和負擔。為使這些人重新回歸社會,生活能夠自理,能最大限度的克服肢體的功能障礙,對這類患者采取不同的康復治療,因而把這些急性腦血管病的康復統稱為腦卒中康復。
我們引入康復治療的目的在于使病人從病痛中恢復過來,不但使病情得到恢復,也使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恢復。目前康復治療的手段主要是運動治療和作業治療,這兩種治療方法的好處在于使喪失的功能逐步恢復,盡可能的減小后遺癥的危害,發揮機體的作用和功能,引導患者身體和心理都回歸正常狀態。
1腦卒中康復治療遵循的原則
1.1腦卒中治療過程中遵循個體化治療的原則。腦卒中發病可能受到多種病因的牽制,發病的部位不同,對腦功能的損害程度也不一樣,所以臨床表現也復雜多樣。所以腦卒中不是單一疾病,但也非綜合癥。在治療時,不同病因,病理損害、臨床表現、不同的機體,使用不同的藥物,取得的治療效果也不同。由此可見,對待每一個患者都需要采取針對性比較強的方案和最有利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治療過程中還應注意:①大的梗死或血腫與腔隙梗死或小量出血,其治療方案及措施都有顯著不同,注意采取分型治療;②整個病理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明確整個病理的變動過程,便可以采取分期治療;③人體的內環境十分復雜,器官與氣管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只有各個器官和內臟功能正常,才能保證腦部功能的正常,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腦部疾病并不是單一的只與腦部有關,而是和身體所有的器官都有關聯。所以,在治療腦卒中疾病的時候,同時要做好心臟疾病的防范與治療。
1.2治療過程中,要和注意保持腦部血液循環的良好狀態。之所以要保持腦部阤循環的良好狀態,主要是因為如果不對原有腦血管病進行治療和處理的話,不但會影響新病情的治療,還會造成多種并發癥,引起嚴重的后果。并且,如果腦部血液循環不好,對腦卒中的治療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保持腦部血液循環的良好狀態是保證腦卒中取得治療效果的前提。
2如何開展腦卒中的康復治療
考慮到腦卒中致病原因復雜,發病的情況特殊,以及疾病原理和臨床治療比較復雜和治療方法多的特點,在開展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些現實情況。我們在進行腦卒中康復治療時,一定要對病情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掌握,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對腦卒中疾病進行康復治療。從實際作用效果來看,康復治療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針對急性腦卒中的康復治療,另一個是針對腦卒中恢復期的康復治療。
2.1急性期的康復治療。是指此時病情尚未穩定,由于嚴重的并發癥不能驚醒制動的康復訓練。因此采取一些盡可能減少腦損傷的康復方案進行治療。如:①爭取身體位置法:這種方法的最終作用是防止出現痙攣癥狀,主要方式是患者應仰面躺下,頭部枕著枕頭,身體保持平直,盡量不出現過度伸展過度彎曲的身體側曲。對于患者的肩膀要增加肩墊,防止肩膀向后縮,患者的上肢應平直伸展,上臂前端向后轉,拇指的位置指向下方。此外,還要對患者的髖部增加髖墊,防止髖部向后收縮。對于患者的腿部我們應該墊上枕頭,防止大腿變形。②身體位置需要經常變換:這主要是為了防止長時間臥床而產生褥瘡以及引起肺部的感染。不斷變換體位,可以使肢體的伸屈肌張力達到平衡,同時可以恢復并維持側屈肌,以及側身肌的功能。③進行關節被動運動:目標促進血液循環,預防關節僵硬,使活動受限。④飲食方面應注意:對于有意識障礙和吞咽障礙的病人,經口進食易發生吸入性肺炎,通常靠靜脈注射補充營養。⑤二便護理時易出現尿潴留、失禁及便秘,此時可采用導尿,開塞露、緩瀉劑等。⑥呼吸方面,注意防治呼吸系統并發癥。⑦對家屬進行康復知識的宣教和培訓。
2.2恢復期的康復治療。是指此時病情已經穩定,機體的各項功能處于恢復階段,患者此時意識清醒,身體各項特征穩定,開始主動進行康復訓練。開始時,活動量較小,待病情穩定,向家屬說明有關注意事項后再開始進一步訓練。
2.2.1試著在床上進行來回的翻身,翻身是床上的基本動作之一,也是訓練患者軀干力量的主要方法,訓練過程主要為讓病人的兩手手指相互交叉,上肢平直伸展,先向上方舉手,并逐漸鍛煉向側方伸展。
2.2.2鍛煉下肢力量。上面講到的鍛煉基本的翻身能力,恢復在床上的身體功能。這一部分主要講的是鍛煉下肢力量,恢復患者的行走能力。鍛煉方式主要為:首先要鍛煉腰背肌肉和臀部肌肉,做好站立前的力量練習。病人應該平躺在床上,兩腿緩慢彎曲和伸直,用腳踩在床上,將臀部緩慢抬起,堅持幾分鐘后放下。通過采取這樣的方式,逐步恢復病人的下肢力量,最終達到恢復行走能力的目的。
2.2.3行走訓練。對于腦卒中癥狀較輕的病人,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下肢力量鍛煉之后,可以適應性的開展站立、蹲立訓練。由于患病的緣故,病人在站立時候要保持身體平衡,使腿部成為支撐全身重量的支撐部位,并且在行走中要由家人攙扶或者有輔助器械幫助。初期恢復性行走訓練不宜過快,應采取緩慢多走的方式進行。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了解了如何在早期腦卒中開展康復治療,明確了康復醫學在早期腦卒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實踐證明,在早期腦卒中要想使病人盡快恢復狀態,采取康復治療是極其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何鳳葉.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功能預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7):143-144
[2]黃鳳形.腦卒中康復的研究及護理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7,16(3):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