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報告了手術治療顱后窩畸胎瘤的圍手術期護理。術前做好心理護理;術后嚴密觀察意識狀態與神經系統體征、腰大池引流袋的護理,做好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認真做好出院指導。
關鍵詞:顱后窩腫瘤畸胎瘤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91-01
畸胎瘤是一種真性腫瘤,由二個或三個胚層的幾種不同類型的組織構成,發生于顱內實屬罕見,根據文獻報道,顱內畸胎瘤發生率僅為0.5%,而累及中顱窩的畸胎瘤少見。按腫瘤大體特點及結構可分為囊性和實質性兩大類,前者多為良性,后者惡性居多。由于該區域集中有顱神經和頸內動脈,一般認為手術風險很大,并發癥發生率高,術后預后不佳。我科近期收治一例顱后窩畸胎瘤,這是一項復雜而難度大的手術。為了提高手術安全性,降低術后并發癥,手術前后的護理至關重要。
1病例資料
患者2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頭暈,伴視物旋轉,晨起時明顯,無意識不清,當時曾去眼科就診,無明顯好轉,2月來,患者上述癥狀有所加重,頭顱MRI示:“后顱窩占位灶,病灶經枕骨大孔突入椎管,梗阻性腦積水”入住我院。患者病來神清,精神軟,胃納差,睡眠可。既往體健,有萎縮性胃炎病史。于全麻下行開顱腫瘤切除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予預防感染及止血,脫水等對癥支持治療,患者出現持續發熱,考慮患者顱內無菌性炎癥可能,予加強抗炎治療,行腰穿置管引流,后再行多次腰穿,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復查頭顱MRI示:“后顱窩畸胎瘤術后改變”,腦積水情況較前好轉,予出院。術后病理結果:“(小腦)見小腦組織及鱗狀上皮和復層柱狀上皮囊腫,可見毛發,角化物,滲出物及膽固醇結晶,符合囊性畸胎瘤。”
2術前護理[1]
2.1心理護理一般來說,患者及家屬對開顱手術了解很少,都有非常恐懼和緊張的心理。因此,術前應了解患者的[2]病情,給患者耐心講解此類手術開展的成功情況,手術的大致過程及術前術后應配[3]合的事項,消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消極、緊張、恐懼心理,配合手術,避免不必要的病情變化,提高手術成功率。
2.2認真完成術前準備。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協助醫師做好各項檢查,向患者介紹各項檢驗目的,注意事項,使患者明確各項檢查的必要性;顱后窩腫瘤患者多有長期頻繁的嘔吐,所以要了解有無水、電解質紊亂,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及易消化食物,以適應術中消耗及術后傷口愈合所需,觀察有無手術禁忌證。
3術后護理
3.1體位。患者術畢除遵全麻術后常規護理外,應重點強調臥位,目的是減輕腦水腫,從而降低顱內壓。全麻清醒后采用斜坡臥位(頭高15°~30°);后顱窩手術的患者,清醒后最好取側臥位,有利于口腔分泌物的引流,防止誤吸、窒息;翻身時應防止頭部扭曲,腫瘤切除后殘腔較大的患者,術后24~48h內禁止患側臥位。
3.2觀察意識狀態與神經系統體征。重點是瞳孔的變化,生命體征及肢體活動狀況,注意有無顱內出血征。術后給予呼吸的監護和心電監護,包括血氧飽和度監測。注意術后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情況,有無改善或加重,多傾聽患者的主訴。
3.3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窒息。頭頸部手術后易出現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①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②嚴密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如呼吸頻率、節律,有無煩躁不安、口唇發紺等缺氧癥狀。③全麻術后6h病人完全清醒后取半坐臥位,以利靜脈和淋巴回流,減輕水腫。④術后常規霧化吸入,連續使用3d,以預防喉痙攣和喉水腫。
3.4引流管的護理。
3.4.1術后放置顱內創腔引流既可以防止顱內積血、積液所致的顱內壓增高,又有利于病情的觀察,所以對引流管要特別予以重視。①應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折轉、扭曲。②接負壓引流時應控制負壓吸力。注意避免一切引起顱內壓升高的因素發生,如咳嗽、擤鼻、尿潴留等。患者意識清醒、血壓平穩后,應取頭高15°~30°保持敷料清潔干燥,并注意引流管道密閉、通暢不與外界直接相通。③引流液要及時處理,嚴格執行無菌管理。詳細記錄引流液的性狀、量及顏色的變化。要求嚴格無菌管理,其引流液的量及引流瓶的高度均要結合患者的病情來綜合考慮。
3.4.2腰大池引流袋的護理。①嚴格保持引流袋無菌,引流袋懸掛于床頭,高于腦室10~15cm處或遵醫囑,切不可隨意移動引流袋的高度,腰大池引流袋的位置應平床位置過高影響腦脊液引流,使顱內壓增高,過低使腦脊液流失,導致顱內壓降低。②注意觀察引流是否通暢,引流管不可扭曲、折疊、壓迫。如發現引流管不通暢,應及時通知醫師處理,嚴禁用生理鹽水沖洗,可在無菌操作下用空針抽吸,以免造成腦室感染。如有腦脊液滲漏及時通知醫師處理。③定時觀察和記錄腦脊液的顏色透明度、性質及24h引流量,不可直接從引流袋內取腦脊液送檢。[4]④對煩躁不安、譫妄及昏迷患者,應約束肢體,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靜劑,以防止其拔出引流管。⑤停止腦室引流時,先夾管1~2天,觀察患者病情是否平穩,有無不良反應,再拔出引流管,拔管后,應繼續觀察病情及顱內壓變化。
3.5體溫的觀察。①按時測量體溫,及時記錄,及時匯報;②遵醫囑使用降溫措施,先物理降溫,后藥物降溫;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探視;④勤擦身,及時加減衣褲和更換潮濕的衣褲;⑤協助醫師進行腰穿檢查,講解相關注意事項;⑥定時查血象。
3.6加強基礎護理。常規做好口腔護理、飲食護理、皮膚護理工作。
4出院指導
除神經外科常規出院宣教內容外,對術后留有不同程度后遺癥的患者,我們教會簡單的癥狀護理及康復鍛煉方法。告知腫瘤復發和轉移的臨床表現,便于早期識別,腫瘤惡性程度高的告知放療化療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忠誠,等.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2.4(8):237
[2]徐玲麗,等.42例兒童后顱窩腫瘤的圍手術期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6,41(7)
[3]Barkovich A.pediatric neuroimaging,3 rded.philadelphia;I ippincott,WilliamsWilkin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