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臨床護理應用效果。
方法:將本科吸氧者12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對照組予傳統入水濕化方法吸氧,實驗組予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比較兩組濕化噪音影響、氧氣濕化源物質內細菌生長等情況。
結果:對照組和濕化組在受濕化噪音影響、氧氣治療源物質細菌生長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無細菌生長,從傳播途徑上杜絕醫源性肺部感染、零噪音不影響患者休息、減輕護理工作負擔等優點,臨床上已取得滿意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零感濕化零感吸氧管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092-02
吸氧是臨床常用的搶救或救治手段之一,患者直接吸入醫用氧氣常致呼吸道干燥等不適,以往醫院采用入水濕化方式濕化氧氣,存在增加醫源性肺部感染風險、安全性差、噪音大影響患者休息至吸氧依從性降低等因素,且護士每天更換消毒,增加工作負擔。本文選擇呼吸內科吸氧患者120例,分別60例應用仿生學氧氣濕化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60例使用傳統入水濕化吸氧兩種不同給氧方式,然后對濕化噪音影響、氧氣濕化源物質內細菌生長等情況作比較,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自2011年11月-2012年4月我科共收治需要吸氧患者120例,均神志清晰配合,男87例,女33例,年齡25-85歲,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者均無特殊差異性,具有可比性。持續吸氧86例,間歇吸氧52例,通過問卷調查均收到患者對該產品氧療效果滿意。
2材料與方法
2.1材料。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利用仿生學表面濕化技術及仿植物供水技術實現輸送氧氣過程中零污染零噪音濕化。
2.2方法。試驗組使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予2-5L/min流量吸氧。先確保氧氣流量計處于關閉狀態,將流量機插入設備帶,然后拔除加濕通路瓶體進氣口密封帽;將加濕通路瓶體進氣口插入流量計快插接頭內,聽到“咔”聲連接成功;接通氧氣調節至所需流量10’后將輸送氧管與加濕通路瓶體出氣口連接;給病人接上零感一次性使用吸氧管,調節舒適位置。每個患者使用結束后(最長有效期為11天)用無菌剪刀剪取加濕通路瓶內水凝膠2cm做細菌培養;對照組使用普通濕化瓶加滅菌注射用水和普通一次性吸氧管予2-5L/min流量吸氧,每天更換濕化液及濕化瓶,在第二天更換前用無菌注射器抽取2ml濕化液作細菌培養。同時均對120例患者吸氧24h后進行問卷調查濕化噪音對睡眠休息影響情況。
2.3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統計描述及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