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超高齡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
方法:我院治療的超高齡冠心病患者150例,平均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各75例。在治療過程中,護理組患者給予有針對性的超高齡冠心病患者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給予心內科的常規護理。
結果:護理組75例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8.00%;對照組75例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2.67%。護理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P<0.05)。
結論:對超高齡冠心病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谱o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冠心病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冠心病超高齡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00-02
筆者為了探討超高齡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對策,對我院治療的75例超高齡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病例進行分析,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治療的超高齡冠心病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80~91歲,平均年齡83.36±3.56歲。其中22例患者為穩定性心絞痛,90例患者為不穩定性心絞痛,20例患者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型梗死,18例患者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型梗死。其中71例患者有吸煙史、102例患者伴有高血壓、51例患者伴有糖尿病、39例患者伴有陳舊性心肌梗死、24例患者伴有腎功能不全、16例患者伴有高血脂、41例患者伴有腦梗死。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護理組和對照組各75例。2組人員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綜合性的冠心病治療方案,同時,護理組患者給予有針對性的超高齡冠心病患者護理措施,對照組患者給予心內科的常規護理。
1.3護理。
1.3.1一般護理。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入院時給予患者熱情的接待,并主動向患者介紹醫院的情況,讓患者盡早的熟悉醫院的環境,在治療前向患者耐心的講解各項治療措施的作用和意義,使患者做好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配合治療。
給予患者良好的基礎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保持室內良好的溫度和濕度;做好患者的皮膚護理,為患者提供柔軟舒適的病號服;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及時為患者進行吸痰治療,讓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
給予患者合理的飲食護理,給予患者低膽固醇、低脂肪、低鹽、低糖、富含植物蛋白、富含粗纖維素、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同時限制脂肪的攝入,給予補充水、無機鹽和維生素[1]。
1.3.2??谱o理。注意控制冠心病的各項危險因素,包括:戒煙、限酒;控制高血壓;控制血糖;防止全身感染;控制血脂、膽固醇等[2]。
用藥護理,超高齡患者由于身體原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年輕人要高很多,首先向患者講解所用藥物的各種不良反應,同時讓患者嚴格的按照醫囑用藥,不得私自更改患者的用量。超高齡患者自己容易忘記服藥,因此需要有專人負責對患者的服藥情況進行監督。在靜脈給藥時,需要密切的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果患者出現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輸注并給予對癥治療[3]。
對家屬進行教育,向家屬講解患者的各項臨床表現以及意義,介紹需要注意的各項事項。以便家屬可以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并帶患者定期到醫院就診。
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后的家庭環境對患者的治療十分重要,家屬需要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如:睡前用熱水泡腳、早睡早起等;家中常備緩瀉藥,以防止患者發生便秘的情況;在洗澡時要保持通風,且每次洗澡時間不宜過長[4]。
1.4療效判定標準。患者的冠心病臨床療效共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級。顯效:患者的冠心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發病次數減少>80%;有效:患者的冠心病臨床癥狀好轉,發現次數減少>50%;無效:患者的冠心病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改善,發病次數減少<50%;加重:冠心病的發病次數有所增加。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數據資料用t檢驗,組間對比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組75例患者,臨床療效為:24例患者為顯效,占32.00%;42例患者為有效,占56.00%;6例患者為無效,占8.00%;3例患者為加重,占4.00%;總有效率為88.00%;對照組75例患者,臨床療效為:11例患者為顯效,占14.67%;36例患者為有效,占48.00%;13例患者為無效,占17.33%;15例患者為加重,占20.00%;總有效率為62.67%。護理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P<0.05,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