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02-02
“白果”是銀杏種實去掉肉質外種皮后的種核部分,除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Vc、核黃素等營養成分外,還含黃酮、內酯等有效成分;現代研究表明,白果具有提高肌體耐缺氧、抗疲勞以及延緩衰老的作用,一直被譽為高級滋補品,具極高的經濟價值[1]。但白果亦有毒,吃法不當可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本院于2011年10月收治1例進食白果仁急性中毒的患兒,經過積極搶救和精心護理后痊愈出院,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病例介紹
患兒女,6歲,因進食微波爐烤熟的白果半斤約50顆,1.5h后出現嘔吐1次伴腹痛于2011年10月16日14:37來我院急診科就診。來時神志清,精神反應萎,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mm,對光反射靈敏,頸軟,HR92次/分,R27次/分,SPO2為98%,BP94/56mmHg,無鼻搧,面色及唇無紫紺,雙肺呼吸音稍粗,未聞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齊,無四肢活動受限,關節無腫脹,膝反射存在,腹軟,臍周有壓痛,無反跳痛、肌緊張。血常規白細胞12×109/L,血肝、腎功能均正常;血鈉130mmol/L,余電解質正常;大小便常規正常;14∶55遵醫囑予溫開水洗胃,15∶03時洗胃過程中患兒突然出現抽搐,表現為雙眼凝視,口唇發紺,四肢強直,立即暫停洗胃,遵醫囑予5%水合氯醛20ml灌腸數秒后患兒止痙,繼續給予溫開水洗胃,洗出大量未消化的果仁碎粒,未見其他食物成分,果仁碎粒呈黃白色,黏性較大,并混雜有褐色胚芽,分析為烹制未熟的白果果仁,至洗出液澄清后停止洗胃,同時遵醫囑予等張電解質加維生素c2g靜脈滴注,速尿靜脈注射以促進毒物排泄,吸氧、心電監護、預防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癥治療,15∶40患兒出現再次抽搐1次,仍呈大發作樣,立即遵醫囑予安定5mg靜脈推注后緩解,而后患兒主訴胸悶,可見鼻搧,輕度呼吸困難,遵醫囑給予CPAP吸氧,壓力4cmH2O,流量4L/min,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同時行頭顱CT檢查,未見明顯異常;16∶00患兒出現口周發紺,R35次/分,可見節律不齊,SPO275%,有吸凹,血氣分析示PaO2為57mmHg,PaCO2為43mmHg,Ph值7.30,立即請麻醉科予氣管插管皮囊加壓給氧,而后患兒入ICU予機械輔助通氣等繼續治療,10月19日,患兒自主呼吸恢復良好成功脫機,10月23日痊愈出院,血尿糞常規、血生化、心電圖等均正常。出院后門診隨診健康狀態良好。
2急救與護理
白果中毒,至今尚無特效解毒劑。一旦食入過多引起中毒癥狀后,應立即催吐后送醫院或直接送醫院救治。主要是對癥及支持療法,阻止毒物的吸收和排除已吸收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導瀉、補液、利尿等。本例患兒的搶救過程如下。
2.1迅速進行徹底有效的洗胃。爭取將尚未被吸收的毒物從胃中迅速排出,是搶救的重要環節。洗胃越早、越徹底,并發癥越少,急救成功率越高。插管時動作要輕柔,不能手法粗暴,避免損傷食道及胃黏膜致局部出血,或強刺激而誘發驚厥。注意第1次灌入量不宜過多,以免驅毒物入腸,本例患兒灌入量一般300~350ml,每次灌入洗胃液應遵循量出為入原則,如一次灌入量過多,液體會從患兒口鼻涌出而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同時易發生急性胃擴張,使胃內壓上升,增加毒物吸收,而突然的胃擴張易興奮迷走神經,引起反射性的心跳驟停。同時,洗胃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兒的意識、面色、呼吸和脈搏等,洗胃后經胃管向胃內注入2g活性碳,以便進一步吸附殘留毒物。
2.2快速控制抽搐。驚厥患兒易發生窒息和腦缺氧,必須迅速控制驚厥。本例患兒在洗胃過程中突然出現抽搐,表現為雙眼凝視,口唇發紺,四肢強直,兩側瞳孔等大、等圓,光反射靈敏,立即暫停洗胃,頭偏向一側,遵醫囑予5%水合氯醛20ml灌腸,立即捏緊肛門5min左右,防止藥物迅速排出后無效,灌腸后數秒患兒止痙;患兒第二次抽搐發生在入院后1h,表現仍為大發作樣,遵醫囑予安定5mg靜脈推注后緩解。抽搐過程中注意防護,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發生窒息、舌咬傷和意外傷害。
2.3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氧氣吸入等相應處置。患兒發生抽搐時立即予鼻導管氧氣吸入,流量2L/min,改善患兒缺氧狀況,同時密切觀察患兒呼吸頻率、節律及缺氧有無改善,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發現有無發生中樞性呼吸抑制,本例患兒16∶40抽搐后患兒主訴胸悶,可見鼻搧,輕度呼吸困難,遵醫囑給予CPAP吸氧,壓力4cmH2O,流量4L/min,16∶00患兒出現口周發紺,R35次/分,SPO275%,有吸凹,血氣分析示PaO2為57mmHg,PaCO2為43mmHg,立即請麻醉科予氣管插管后皮囊加壓給氧,而后患兒入ICU予機械輔助通氣等繼續治療。
2.4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輸液。在洗胃的同時,立即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輸入電解質溶液加維生素c2g,以稀釋體內毒物濃度,嚴格掌握輸液速度,同時靜脈推注速尿以促進毒素排泄;本例患兒有低鈉血癥,補液同時予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抗感染、減輕腦水腫等治療。
2.5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患兒入院即予多功能監護儀嚴密監測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并記錄,同時密切觀察患兒的意識、嘔吐、腹瀉、抽搐情況,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并進行處理。
2.6做好患兒及其家長的心理護理。白果中毒起病急,患兒所表現的神經系統癥狀,特別是驚厥,往往使患兒及其家長恐慌不安,擔心有生命危險及后遺癥,必須對家長做好耐心的解釋安慰工作,并且要以迅速、敏捷、熟練的操作進行急救治療與護理,以取得家長的信賴。
2.7健康宣教。白果成分復雜,肉質外皮含有毒成分為銀杏酚、白果酚和白果酸等,所含的有機毒素均能溶于水,毒性強烈,但毒性遇熱分解可減弱,毒性以其果仁中的綠色胚芽最為劇烈,果仁含有微量氰苷。氰苷在胃內酸性環境下,在其本身的水解酶作用下釋放出氫氰酸而引起中毒[2]。本病例由于患兒及其家長不了解白果仁的毒性和正確的食用方法,患兒進食過量毒素未完全破壞的白果仁,導致患兒中毒。因此,護理人員須向患兒及家長講解白果中毒的原因和正確的食用方法,以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3小結
白果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白果仁中含有有毒成分為銀杏酚、白果酚和白果酸等及少量氰甙[2]。白果毒吸收后損傷神經,出現先興奮后抑制的癥狀,并損害末梢神經,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中毒癥狀最先出現的是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等,隨即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煩躁不安、抽搐等,輕微刺激就會引起抽搐;更甚者發生呼吸困難、肺水腫、昏迷,甚至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白果中毒至今尚無特效解毒劑,以對癥治療為主,本例患兒出現呼吸困難需氣管插管機械輔助通氣,較少見。因此,本人認為徹底清除毒物是搶救的關鍵,其次補液促進已吸收毒素的排泄,維持內環境平衡及防止心、肺、肝、腎的損害,還要做好患兒抽搐的護理,同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尿量、神志的變化,及時發現肺、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
最后,在注重治療疾病的同時還需要在急性中毒的預防上下功夫,應多宣傳白果的毒性,禁止生食白果,熟食亦不能過量,食時應先去除綠色的胚芽,注意以上幾點,即可避免白果中毒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曹福亮.中國銀杏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1-13
[2]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95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