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靜脈留置針又稱作套管針,淺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有利于配合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針管可隨血管形狀彎曲,不易脫出血管外,便于肢體活動,患者在躁動不安時不易脫出,同時又能快速給藥,提高搶救成功率,并減少鋼針反復穿刺帶給患者的痛苦。常規靜脈輸液每人每次操作時長約2—3分鐘完成,而采用靜脈留置針可縮短0.5—1分鐘,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可有針對性的隨時進行輸液治療,已被廣大護理人員及患者所采納接受。
關鍵詞:留置針應用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16-02
(1)在進行淺表靜脈穿刺前,護理人員應正確進行六步洗手法,以預防外源性污染,減少感染機會,置管前應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及健康宣教,講解靜脈留置針的相關知識,常見并發癥及其預防方法,避免置管肢體過度活動,置管期間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潔,禁止淋浴等,睡眠時注意避免壓迫穿刺處皮膚,更衣時注意避免將導管勾出,穿衣袖時先患側再鍵側,脫側反之。預防感染、堵塞、液體滲漏等并發癥發生。
(2)操作時排凈輸液器空氣,仔細檢查并打開留置針外包裝,再將輸液針頭直插少許入留置針肝素帽內,再次排空氣體后將輸液針頭完全插入,防止進針后留置針管內有殘余空氣。操作者應選擇粗直、彈性好的靜脈,避免選用靠近神經、韌帶、關節及硬化、受傷的靜脈,如有血栓性靜脈炎,穿刺則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也不容易通暢。此外,患皮膚病及感染處禁忌穿刺置管,通常選用四肢淺表靜脈(上肢優于下肢),如:大隱靜脈、頸外淺靜脈,注意避開靜脈瓣。在穿刺點上10—15cm處扎止血帶,2%碘伏消毒兩次,直徑大于6—8cm,待干,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針與皮膚呈15°—30°角刺入皮下血管內,見回血后壓低角度約5°—10°再進0.5cm,抽出針芯,遇有無法確認針尖是否在血管內時,先將針芯拔出少許,松止血帶,讓液體滴入少量,如液體滴注通暢,局部無腫脹隆起時,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入軟管,并妥善固定,易采取U型固定法,松緊亦適宜,3M敷貼以穿刺點作為中心,密閉式固定,必須遮蓋白色隔離點,使敷貼牢固美觀,保證針頭不扭曲,不折疊,并填寫護理標簽,標明穿刺日期、時間及操作人員姓名,固定粘貼[1]。
(3)掌握正確的穿刺方法,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理念,穿刺點以無菌敷貼覆蓋,牢固固定套管針,合理的應用靜脈留置針可以有效地滿足持續或間斷靜脈給藥、搶救的需要,減少患者因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而留置針成功的關鍵在于正確選擇合適的封管液,以防止套管因血液凝固導致的堵塞,保證留置針的通暢,也可以減少因輸入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所致的靜脈炎發生。5—7d作為常規留置,每2d更換一次留置敷貼。留置時間過長易導致套管針摩擦血管壁所致的機械性損傷而形成血栓等并發癥[2]。為了減少因反復穿刺給病人帶來的痛苦,或長期輸入化學藥物,血管彈性下降、脆性增加、充盈差、輸液時間大于3h以上,既往輸液均有藥物外滲史,綜合以上臨床常見現象,現將在使用中的療效及技巧與廣大護理同仁共同學習和探討。
留置針封管液主要有稀釋的肝素鈉鹽液及生理鹽水,對無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均采用肝素鈉鹽液必定優于生理鹽水,而肝素液配制即:12500IU+生理鹽水100ml的封管液相比12500IU+生理鹽水250ml的封管液對腫瘤化療病人進行靜脈留置針封管效果更理想,抗凝時長可高達12h以上。
配制好的稀釋肝素液可在常溫下,避免陽光直射,可放置保留24h。護士在輸液完畢后,進行封管護理的操作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技術,患者輸液完畢后,護士用空針抽取肝素鈉配制液2ml,將抽取肝素液的空針放置在無菌治療盤內攜用物致病人床旁,向患者說明后關閉輸液調節器,將注射器乳頭銜接輸液器針頭回抽空氣,緩慢推注邊推邊退針,向外拔出2/3,推注1.2—1.8ml時,余0.2ml;快速關閉留置針閉合夾,完全拔出針頭,推注速度大于閉合速度,這樣封管時,封管液在關閉內會形成一個漩渦,使封管液充滿留置針內,可防止血液返流現象發生,起到抗凝作用,避免堵塞發生,而過多的推入肝素液,超出留置針容積量,長久以往,患者便容易因護理人員盲目的操作不當而導致凝血功能下降,延長凝血時間。所以在采取選擇何種封管液、注入多少量的護理操作問題上,應引起廣大護理姐妹們的警惕、注意及思考。完成封管后啟用時必須先抽回血,見回血后才能接上補液,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擠壓輸液管,以防止將小凝血塊擠入血循環內而發生血栓。
(4)套管針留置期間應加強巡視,及早發現問題,觀察置管期間穿刺部位局部皮膚有無腫脹、滲血、滲液及炎癥反應等。參照美國護理協會1990年有關靜脈炎的判斷標準分3度:Ⅰ度:穿刺點疼痛、紅/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無硬結。Ⅱ度:穿刺點疼痛、紅/腫、靜脈呈條索狀改變,無硬結。Ⅲ度:穿刺點疼痛、紅/腫、靜脈呈條索狀改變,有硬結。達到Ⅰ度或Ⅰ度以上標準者均判斷為靜脈炎,并拔出留置針,再根據情況及時給與相應處理[3]。早期0—48h內采取50%硫酸鎂濕敷,48h后可用熱毛巾濕敷進行物理治療,腫瘤患者因化療藥物外滲者,禁忌熱敷,避免化療藥物侵潤皮下組織,從而引起皮下組織壞死不可逆轉的情形發生,因而選擇冰敷,減輕炎癥反應。
(5)正確使用淺表靜脈留置針可減少鋼針反復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困擾,降低對淺表靜脈的損傷,使患者在整個輸液過程中感覺舒適,且便于急救,對長期輸液患者既安全且方便使用,更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宋莉,楊玲洲,查樹美,刁秀玲.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中的應用及注意事項.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4年5月,第4卷,第9期
[2]繆曉梅.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12)
[3]胡浩.靜脈輸液常見并發癥——靜脈炎的防護[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