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生兒的臍帶是其為胎兒時從母體那里獲取營養和排泄廢物的紐帶,新生兒脫離母體后,出生后,醫護人員首先把新生兒的臍帶進行結扎,堵塞其腹腔與外界的通道,從而防止病菌或者有害物質經臍帶侵入新生兒體內,造成危害。大量實踐表明,如果新生兒的臍部處理或者護理不到位,不但會引起新生兒局部感染與出血現象,而且還可能使新生兒發生敗血癥癥狀,對新生兒的生命造成威脅。本文結合實際,依次分析新生兒斷臍時、新生兒斷臍后、新生兒臍帶常見現象、新生兒臍帶常見的病癥的護理方法及其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生兒臍帶護理臍疝臍炎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19-02
1新生兒斷臍時護理方法及其應用
新生兒從母脫離后,醫護人員通常緊緊夾住新生兒臍帶的根部,然后快速的從根部切斷,這樣,臍帶就形成了一個創面,而這個創面是暴露在普通的環境中,因此,細菌或者病菌容易通過這個創面通道進入到新生寶寶體內,造成危害。因此,要保護好胎兒,防止細菌或病菌對新生兒的侵入,必須對新生兒臍帶進行良好的消毒護理。新生兒的臍帶在沒有脫落之前,首先要保持臍帶及其周邊干燥與清潔,尤其是注意新生兒尿布不要蓋到其到臍部,避免新生兒排尿時,弄濕到其臍部的創面。同時,在對新生兒護理時,要時刻檢查新生兒的包扎臍帶的紗布,觀察是否有滲血現象發生,倘若發生滲血狀況,必須將原來的包扎拆去,然后用消毒液對臍帶創面重新進行消毒處理,重新結扎與止血。如果包扎臍帶的紗布沒有出現滲血現象,也要天天對臍帶根部創面進行消毒,通常用75%的醫用酒精棉簽輕輕擦拭,臍帶根部創面。此外,新生兒在洗澡時,要注意防水,通常先對新生兒的上部身體進行清洗,然后跨過臍帶,再清洗新生兒的下半身,在清洗中,必須防止洗澡水噴灑到新生兒的臍帶或者包扎臍帶的紗布上,防止污物免感染新生兒臍帶的創面傷口。
2新生兒斷臍后的護理方法及其應用
新生兒的臍帶脫落后,在臍窩內通常會常常滲出少量的液體。醫護人員應該用75%酒精棉簽卷及時清洗此處,清理完畢后,要及時蓋上消毒紗布。甲紫(紫藥水)雖然有殺菌、收斂作用,但其穿透力弱,有時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卻窩芷著膿腫,因此,不太適合用于新生兒的臍帶的消毒。同時在護理中,避免用手或者其他東西碰到新生兒的臍部,預防新生兒的臍部遭受污染。新生兒的臍帶脫落后,其臍帶周圍的的血管大體上都已收縮,水通常不會通過臍帶的進入新生兒體內而引發感染的,所以,醫護人員在給新生兒洗澡時,其臍帶部位被沾染點水也無大礙,但是如果別的原因弄臟了新生兒的臍帶,醫護人員一定要立刻要對新生兒的臍部進行擦洗,擦洗的方法是先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將臍孔暴露向外,然后用右手用蘸有75%醫用酒精的小棉簽自內向外,成螺旋形擦洗臍孔,這樣反復幾次,直到新生兒的臍部的分泌物等不潔凈東西擦洗干凈為止,就達到了消毒的目的。
3新生兒臍帶常見現象護理方法及其應用
一是臍帶不脫落。通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臍帶創面會隨著天數的增加而逐漸變黑變硬,大約在1~2周就能脫落。但也有些新生兒的臍帶兩周后還不能脫落,此時,醫護人員要認真檢查臍帶狀況,看看是否出現了感染的跡象,如果臍帶及其周圍沒有紅腫或化膿的現狀,也沒有從臍窩中滲出大量的液體。就基本無礙,醫護人員可以用酒精給新生兒擦洗臍窩,同時保持臍帶殘端的干燥,從而加速臍帶殘端脫落和肚臍愈合;二是臍帶出現分泌物。新生兒愈合中的臍帶殘端有時會滲出一些液體,這些液體有時清亮,有時黏稠呈現淡黃色。這種現象很正常,是愈合中的臍帶殘端滲出的液體。新生兒的臍帶自然脫落后,其臍窩通常潮濕的,同時滲出一些米湯樣的液體,這種情況是由于臍帶脫落后,其表層沒有完全恢復好,肉芽組織里的液體滲出造成的,醫護人員可以用75%的酒精每日1至2次輕輕擦干凈就可。臍窩在干燥后,也可以用干紗布輕輕擦拭臍帶殘端來加速肚臍的愈合速度。但發現新生兒的肚臍滲出液體是膿液,或者出現惡臭味,這表明新生兒的臍部可能受到了感染,這時一定要找相關醫生診斷;三是臍帶發紅。新生兒的臍帶殘端脫落后,就形成了肚臍。新生兒在臍帶殘端脫落的過程中,其肚臍四周通常會出現輕微的發紅的現象,這是臍帶殘端脫落過程中的正常情況,無大礙。但是如果新生兒的肚臍以及四周皮膚變得特別紅,同時,用手摸時,感到而皮膚有些發熱,這種情況可能是新生兒的肚臍受到了感染,應該迅速找相關醫生診斷。
4新生兒臍帶常見病癥護理方法及其應用
4.1新生兒臍疝護理。新生兒從母體脫離被切斷臍帶后,其臍帶中間的動脈和靜脈同時被切斷而閉合,在接下的幾天內,其纖維化與臍孔的皮膚組織出現一個融合過程,因此,臍部就形成薄弱區,因此在新生兒腹壓增高時腹腔臟器即由臍部向外突起,這樣就形成了臍疝。臍疝的內容物是腸管的一部分,是新生兒常發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新生兒通常在哭鬧時,其腹壓不斷增加而使臍部位增大,而在睡覺時疝囊慢慢消失。疝囊無論是突起或者消失,都無大礙,醫護人員或者新生兒的父母親采用“彈性腹帶”法,白天給新生兒佩帶具有彈性的腹帶,夜晚解除,同時要頻繁調節腹帶的松緊度,做到既能防止臍疝過分膨出,又能保障新生兒飲食入量和腹部發育。
4.2新生兒患臍炎的護理。新生兒在臍帶結扎時或者因受到感染患上臍炎,新生兒臍帶根部或脫落后的臍帶創面都會出現分發紅,同時會有少許的黏液或膿性分泌物流出,如果這種癥狀較輕,新生兒的反應不明顯,但是如果新生兒的臍部膿性分泌物很多,甚至出現膿腫、發生惡臭氣味,臍帶創面周圍皮膚發紅變硬等現象。就可能是臍炎。對于臍炎輕癥,醫護人員或者父母親在臍帶創面周圍用3%過氧化氫和75%醫用酒精進行清洗,同時一定要保持臍部干燥性,對于臍部周圍紅腫癥狀,要及時給予寶寶適應的抗生素,每天都要給予清潔處理,直至臍部完全愈合。倘若發生肉芽腫,應該每日進行一次硝酸銀棒或5%~10%硝酸銀液灼燒處理。但是如果肉芽長得較大,必須找相關醫生對肉芽進行切除。
參考文獻
[1]易永紅.護理健康教育應對的原因及對策.護理學報,2006,13(9):66-67
[2]張風清,李珍,黃體純.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
[3]崔焱,兒科護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