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腦出血是腦血管疾病中非常嚴重的一種,腦出血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且來勢兇猛,并發癥多,且發病前先兆癥狀不明顯,病情惡化速度快,患者在入院后病情相對嚴重,在對患者積極治療的基礎上,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病情觀察并采取系統的護理,可以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爭取搶救時機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因此,進行有效的護理是腦出血患者康復以及預后的關鍵因素。現將我院2008年7月~2009年8月間收治的腦出血急性期患者58例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相關護理體會如下。
關鍵詞:腦出血急性期并發癥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21-01
1臨床資料
我院2008年7月~2009年8月收治腦出血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齡37~80,平均年齡53歲。全部患者均進行開顱手術并進行全面性護理。治愈22例,好轉30,死亡6例,因并發癥死亡5例,其中因腎功能衰竭死亡2例,肺部感染呼吸衰竭2例,應激性潰瘍出血死亡1例。
2病情監測
2.1入住病區重癥監護室。連接多功能監護儀、連續監測心電、呼吸、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SpO2)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每0.5~2h測量、記錄1次,每4小時測量體溫,觀察體溫變化規律。
2.2觀察排泄物顏色、性質、量。記錄24h出入量小便失禁者留置尿管,每日會陰護理2次,定時翻身、拍背,按摩肢體。
3觀察與護理
意識狀態和瞳孔的變化是判斷腦出血病情預后的重要指標,急性期應嚴密觀察,每0.5~2小時觀察評估1次GCS評分值的下降和兩側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射靈敏情況,如昏迷病人、昏迷程度逐漸加重或轉清醒過程中昏迷突然加重應警惕再出血的可能[1]。本組2例腦葉出血破入腦室患者由嗜睡逐漸轉入昏迷、雙側瞳孔不等大、光反射遲鈍,立即報告醫生判斷為腦疝形成轉神經外科治療,及時應用脫水劑,癥狀改善,控制病情發展。
3.1心肺功能觀察及護理。
3.1.1急性期24h動態心電監護。觀察心率、心律及ECG的圖像的變化,是監測心功能重要手段,在護理中掌握每日輸液量,控制輸液速度,防止心臟負荷過重,對甘露醇用量每次不超過125ml速度不超過120滴/min,避免興奮、激動等外界因素刺激,軟化大便,排便通暢,防止心衰的發生。
3.1.2密切觀察呼吸的頻率、節律及深淺度,護士定時聽診雙肺呼吸音,當聞及痰鳴音時,及時給予排痰護理。連續監測SpO2的變化有實際的意義,SpO2<90%時機器報警,護士立即尋找原因,排除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后一般可以恢復正常,定期監測血氣分析。本組2例患者SpO2<70%,動脈血氧分壓<75mmol/L出現呼吸急促,兩肺聞及干濕口羅音,痰液粘稠,報告醫生實施氣管切開,保持呼吸道通暢,糾正低氧血癥。
3.2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觀察及護理。
3.2.1臨床資料表明:腦出血比腦梗死更易發生腎功能衰竭,脫水劑甘露醇藥物如果應用不當,也可引起腎中毒。為了減少甘露醇對腎功能的損害,臨床已將甘露醇單劑量減半應用即125ml應用次數改為每12小時1次,滴速以10ml/min為宜,間隔時間應用甘油氫化鈉或甘油果糖交替輸入,減少甘露醇用量以防止急性腎功能損害,用藥期間,護士要加強腎功能監測,每日記錄尿量顏色,尿常規,并記錄24h出入量,如出現少尿、無尿、血尿應及時停用,定期監測肌酐、尿素氮是反映腎功能的各項指標。
3.2.2泌尿系統感染的觀察及護理。對于尿失禁、尿潴留的病人,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留置導尿,保持尿管通暢,每日用0.5‰呋喃西林液沖洗膀胱2次,每日更換尿袋,引流管應定時開放,以利于膀胱功能恢復。每日清洗外陰、肛門1~2次,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尿量,預防泌尿系感染。
3.3應激性潰瘍的觀察及護理。腦出血部位靠近丘腦或腦干區域者,或年齡超過55歲,既往有過慢性胃炎病史均是發生應激性潰瘍高危患者,重點觀察患者腹脹、腹痛、呃逆及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觀察大便顏色、性狀,昏迷病人早期置入胃管,監測胃液性狀,有條件最好每日監測胃液pH值,當pH值在2以下時則為將發生應激性潰瘍的先兆,對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或黑便時要記錄量、色、性狀及出血時間,定期作隱血試驗,同時要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3.4心理護理。腦血管病后抑郁癥和焦慮反應,腦血管病后抑郁是腦血管病較為常見的情感障礙,臨床應予以高度重視,護理人員應及時觀察患者日常情緒表現。
3.4.1抑郁性癥狀。①心情不好,心境悲觀,自我感覺很壞。②睡眠障礙,失眠、多夢或早醒。③食欲減退,不思飲食。④興趣和愉快感喪失,對任何事情均動力不足,缺乏活力。⑤生活不能自理,自責自罪,消極想死。⑥體重迅速下降。⑦性欲低下,甚至沒有性欲。
3.4.2焦慮性癥狀。①持續性緊張不安和憂慮的心境。②同時有心理癥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對聲音敏感和容易激惹。③同時有軀體癥狀,包括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如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胸悶、呼吸加快、煩躁、坐臥不寧等和副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如多尿、胃腸活動增加而致腹瀉。
對患者心理護理過程中,幫助病人緩解心理沖突,減輕精神痛苦,醫護人員還應針對每位病人的具體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對急性病人,無論預后如何,原則上都應給予肯定性的保證、支持和鼓勵,盡量避免消極暗示,尤其是來自家屬、病友方面的消極暗示,使病人能夠身心放松,感到安全。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4結語
腦出血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且來勢兇猛,并發癥多,在腦出血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應綜合患者情況不同而對癥護理,護士的系統護理、病人及家屬的密切配合都直接影響疾病的愈后。疾病的愈后又直接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總之,護士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對有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再出血。讓患者定期復查,做好預防工作。
參考文獻
[1]熊艷麗.腦出血急性期的護理干預[M].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6,3(17):50-51
[2]遲淑梅,彭悅.腦出血病人的護理體會[M].中國護理雜志,2007,4(7):60
[3]楊增琴.腦卒中病人的康復護理[M].中華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6,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