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闡述腦中風偏癱患者的心理護理對康復治療發生的作用及效果,說明其促進患者康復的臨床重要意義。
方法:對53例腦中風偏癱患者進行恢復期治療的同時,配合有效的心理護理,充分發揮患者對治療康復的積極性。
結果:通過對53例患者有效的心理護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減少了腦中風患者并發癥,促進了患者康復。
結論:腦中風偏癱患者恢復期配合心理護理,增強康復的信心,調動了護理配合治療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腦中風偏癱患者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27-02
當今社會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同的心理對疾病的預后和康復效果會有不同的影響[1]。因為腦中風偏癱患者常出現焦慮、恐懼、失眠、自尊的改變、憤怒、挫折感等,這些心理不良因素是影響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須把心理護理作為患者全面康復的核心。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腦中風偏癱患者53例,腦出血15例,腦血栓形成15例,腦栓塞23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齡45-71歲,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住院康復時間為半個月至半年不等。
1.2心理護理方法。
1.2.1因為不同心理狀態對疾病的預后和康復效果會有不同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指導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狀態,是保證康復的基礎。腦中風偏癱疾病起病急,病人在短時間內從一個健康人變成一個殘廢人,再加生理上的痛苦以及漫長的康復過程,其心理創傷遠大于機體創傷,易致患者產生痛苦、失望,甚至悲觀厭世等不良情緒[2]。我們在工作中要善于應用溝通技巧,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交談,引導患者表達自己對診斷、治療、護理從及疾病預后等問題的看法和要求,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讓患者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疾病。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根據患者的心理變化特點,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如果患者有抑郁心理,我們要細致觀察,盡快解除患者抑郁,并防止患者自殺。同時了解每個病人的個性特點也很有必要。如果外向性格的患者,他們的喜怒哀樂明顯地表現出來了,內心深處的痛苦在別人的幫助下能及時宣泄出來,這樣可及時解除患者的心理困擾。而內向性格的患者,往往把痛苦和想法壓抑在內心深處,不善于向外宣泄,又不善于與人交往,表面上似乎平靜沒有什么事,實際上內心深處極度矛盾和痛苦而不能自拔。我們要盡可能了解患者的人格個性特點,不能忽略了他們的心理障礙,否則就影響了患者的康復和治療。
1.2.2鼓勵家屬共同參與,給患者以強有力的心理支持。我們應重視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一方面可以間接地了解患者日常生活習慣,患者不便向醫護人員表達的一些信息,如家庭經濟狀況,治療費用支付方式等;另一方面,家屬的情緒,家屬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會對患者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對家屬的情感支持和疾病知識的宣教非常重要。護理腦血管疾病患者時,良好的康復效果與患者和家屬的積極參與密不可分。而且很大程度上,家屬也是某些理療的主要實施者,有了患者家屬積極主動的參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由于我國受傳統的家庭觀念和養老方式的影響,以及相應的醫療保健機構缺乏,大多數患者出院后均由家屬照顧和協助康復鍛煉,因此家庭是患者最重要的支持系統,良好的家庭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偏癱、失語患者,常有自悲、孤僻、抑郁等病態心理,家屬要體諒患者,給予良好的心理支持。經常與患者交流,了解患者需要,消除憂慮,使其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照顧患者是精神和身體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勞動,,由于病情遷延和患者自理能力全部或部分喪失,因此照顧者可能出現體力不支、影響家庭經濟收入等困難,對患者甚至產生厭煩情緒,因此家屬要做好心理調適,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做好患者的治療護理和心理護理。
1.2.3確保護理人員與患者良好溝通,共建和諧護患關系。護理人員必須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及精湛的技術能力,能給患者講解疾病的治療康復知識,介紹疾病的治療進展,并能熟練掌握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地康復訓練,使患者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放心地將自己托付于護理人員。經常與患者溝通、交談、安慰、鼓勵患者,喚起患者的自信心,主動參與康復計劃。通過溝通護士更加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病情,以便更好地修改制訂護理方案,護理過程要尊重患者,對于患者遭受疾病的折磨,造成情緒不穩定,護士應關心、體諒,并給予必要的幫助,對患者訴說病情表示高度理解和同情。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對患者的要求及時周到解決,縮短護患距離,共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2結果
53例患者通過一系列的心理護理,情緒穩定,擺脫了心理困擾,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增強了患者康復的信心。積極進行康復功能鍛煉,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3討論
因為腦中風偏癱患者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所以幫助腦血管疾病偏癱患者身心康復是護理的重要課題,腦中風偏癱患者的恢復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腦血管疾病偏癱患者肢體活動障礙,對其進行早期肢體按摩和關節功能鍛煉,首先要注意訓練時機的選擇,切忌急于求成和拖延時機。其次在主動運動和步行訓練時,要特別注意病人的急燥心理,加強安全防護。再次,還需防止病人和家屬在不適當時機訓練或加重訓練。實施語言康復訓練時,有時會因心情急躁或家屬責備等產生挫折感,而拒絕訓練。經過對53例腦中風偏癱患者進行一系列心理護理后,發現心理護理在患者身體康復過程中尤為重要,指導鼓勵與督促相結合,激發患者與疾病作斗爭的主觀能動性,讓家屬也參與進來,給患者以心理支持,同時我們護理人員與患者有效溝通,同情尊重患者,也贏得了患者的尊重。所有這些對促進患者康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而保證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了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提高了康復治療效果,給于腦中風患者以及時心理護理,有重大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愛萍,李會會.腦卒中患者早期肢體功能訓練的護理干預[J].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4,7(6):102-103
[2]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3
[3]沈燕群.對患者和家屬的心理溝通[J].國外醫學護理學手冊,2001,20(10):5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