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腦卒中腦疝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
方法:回顧臨床資料,觀察其臨床特點及治療效果。
結果:經早期觀察、降顱壓治療及正確護理,9例患者恢復良好,生活基本自理,占29.0%;不同程度的殘疾10例,占32.3%;3例處于植物狀態,占9.6%;9例因腦疝死亡,占29.0%。
結論:正確觀察與護理有利于腦疝的預后。
關鍵詞:腦卒中腦疝觀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31-02
腦疝是由顱腦外傷、腦卒中、腦膜炎或顱內占位性病變引起的顱內壓增高危象。顱內壓>700cmH2O持續1h即引起腦疝[1],可導致患者呼吸驟停、昏迷,繼之循環衰竭,如不及早診斷和搶救,必將危及患者生命。而積極預防和處理高顱壓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關鍵[2]。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筆者共搶救我科腦出血卒中腦疝患者約31例,經加強對腦疝患者的早期觀察,及時采取措施預防腦疝加重,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男11例,女20例;年齡34-89歲,平均59歲。GCS評分:4-12分。死亡9例,存活22例。
2護理
2.1熟悉腦疝的先驅癥狀。臨床上腦疝的種類較多,最常見的有小腦幕切跡疝(顳葉溝回疝)、枕骨大孔疝(小腦扁桃體疝)[3]。這主要由于腦干受壓、扭曲與供血受到影響,加之腦脊液循環通路障礙,使之在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的基礎上,表現為頭痛嘔吐加劇,伴神志、血壓、脈搏、呼吸、瞳孔、肌張力等方面的改變。
2.1.1神志改變。神志表示大腦皮層機能狀態,是判斷病情嚴重與否、顱內壓增高程度的重要指征之一。而神志的改變是腦疝先驅的一個突出表現。由于腦干功能受損,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受累,早期呈現出煩躁不安,繼而意識進行性加重。可通過經常呼喚患者姓名和詢問病情,以判斷患者的反應;或者可捏患者的皮膚或壓迫胸骨柄和眶上神經,以判斷對疼痛刺激的反應。
2.1.2瞳孔變化。瞳孔的變化也是顱內壓增高的重要指征之一,必須經常觀察,反復比較其雙瞳孔是否等大等圓及光反應是否靈敏,包括直接和間接光反應。①顳葉溝回疝時,由于疝入腦組織直接壓迫中腦或動眼神經,常出現瞳孔不等大,病側瞳孔可先縮小后逐漸擴大,至光反應遲鈍或消失(排除單純性動眼神經麻痹)。②枕骨大孔疝,常呈現雙側瞳孔先縮小后逐漸散大至光反應遲鈍、消失。雙側瞳孔散大是腦疝晚期標志,表明病情危重預后極差。文獻報道雙側瞳孔散大患者病死率60%~90%[4]。
2.1.3生命體征的改變。生命體征也是一項判斷顱壓增高的重要依據,當顱內壓增高到一定程度時,輕度的腦缺氧對延髓中樞起興奮作用,表現為呼吸慢而深,脈搏慢而有力,血壓升高,即所謂“二慢一高”癥狀[5],此為顱內壓代償期,如不及時搶救,很快進入失代償期至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發展急驟的患者,特別是枕骨大孔疝,常會突然進入昏迷,隨即呼吸停止以至死亡。
2.1.4肌張力的改變。顳葉溝回疝常出現對側肢體進行性癱瘓,病理征陽性,而枕骨大孔疝常呈現頸項強硬,四肢強直或癱瘓,雙側病理征陽性。
2.2熟練掌握急救護理技術。腦組織對缺氧的敏感性最高,因而缺氧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導致腦功能障礙。大腦的血液供應完全停止,則神經細胞受到影響。停止2分鐘則神經細胞代謝停止,停止5分鐘則神經細胞開始死亡。因此一旦發生腦疝先驅癥狀,必須進行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搶救。
2.2.1協助患者平臥,取頭高腳低位,頭抬高30度。
2.2.2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口腔、鼻內容物和嘔吐物,有舌后墜者,可托起其下頜,以免阻塞氣道。同時給予氧氣吸入,流量為3~4L/min,氧氣濃度為40%左右,不能超過50%,以免造成氧中毒。
2.2.3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以保證早期藥物治療。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可選用20%甘露醇250ml加壓快速靜滴20~30分鐘滴完,連續加快靜滴至瞳孔開始恢復,呼吸接近正常為止。同時還可用地塞米松5~10mg加入甘露醇內。使患者在顱內壓降低,腦組織供血較好的情況下爭取早期手術。血腦屏障結構破壞者,建議醫生停用甘露醇[6]。同時立即剃頭、備皮、抽交叉配血及備血,做好皮試、根據醫囑準備術前和術中用藥等。對于呼吸驟停的枕骨大孔疝,可立即作鉆顱準備,就地進行顱內鉆孔腦室外引流術,以達到迅速降低顱壓的目的。
2.2.4給予心電監測,及時糾正各種心律失常。如出現心跳停止即行胸外心臟按壓,保證心臟泵血功能;并根據醫囑給強心劑、激素等綜合對癥處理。
2.2.5血壓監測,血壓控制在出血前水平或150-160/90-100mmHg左右為宜,不宜將血壓降得過低,以防腦供血不足。若血壓過高,可適當給予降壓藥物,同時用利尿藥如速尿針20~40mg靜注。如血壓下降,給予升壓藥。
2.2.6呼吸監測,觀察呼吸速率、節律的改變,防止腦疝壓迫延呼吸中樞,引起呼吸衰竭。如果出現呼吸驟停按腦復蘇技術進行搶救:①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氣管插管,必要時行氣管切開;②呼吸支持:可行口對口呼吸或應用簡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器,加壓給氧;③使用呼吸興奮劑。
2.2.7亞低溫治療:輕中度低溫(30~35℃)能明顯改善腦缺血后腦神經功能障礙,減輕腦組織損害度[7]。可用冰毯、冰帽4~8d,注意監測體溫,加強皮膚護理,患者顱內壓恢復正常后立即停止亞低溫治療。
3結果
9例患者恢復良好,生活基本自理,占29.0%;不同程度的殘疾10例,占32.3%;3例處于植物狀態,占9.6%;9例因腦疝死亡,占29.0%。
4體會
通過對腦疝患者的臨床觀察與分析,深切地體會到:腦疝是嚴重的顱內壓增高危象,說明患者的腦部空間容積代償機制已經失調,隨著病情的發展,腦干受到進一步壓迫,必將危及患者生命。張遠征等通過實驗[8]研究表明:腦疝發生持續時間大于3h,則患者的呼吸功能不可逆。及早發現腦疝的先驅癥狀是贏得搶救時間的關鍵;搶救效率就是患者的生命,而嫻熟的急救護理技術是取得挽救生命的重要保證。在患者出現腦疝的最短時間內實施上述急救內容,是患者存活及存活質量的關鍵保證。
參考文獻
[1]何家榮,馬云祥.實用神經醫學[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3:426
[2]張增良,許海雄,吳育典,等.特重型顱腦損傷62例治療結果分析.中華創傷雜志,1998,14(6):141
[3]張秋蘭.腦疝病人的急救護理體會.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5,12(3):254
[4]賈佐延.影響急性閉合性嚴重顱腦損傷預后諸因素的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90,16:345—346
[5]趙法榮.急性顱內血腫并腦疝的搶救與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8(7):4091
[6]彭寅旭.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去骨瓣減壓術后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內科疾病雜志,2006,9(4):147
[7]江基堯.亞低溫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病人臨床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7,13(5);317
[8]張遠征,段國升,張征.急性顱高壓雙瞳孔散大意識和呼吸功能不可逆的時限實驗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8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