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血壓性腦出血觀察和護理思考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32-01
隨著社會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向縱深發展,患有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患者人數正呈逐年上升趨勢。如何對此病進行有效治療和治療后如何通過積極有效的護理使其治愈率提高,已經成為擺在當今醫學界的一個重要課題。為了對患有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總結研究出一套護理體會,為今后臨床對該病患者進行有效治療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依據和方法,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我們隨機抽取在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這四年時間里,在我院就診的患有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確診病例89例,對這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并通過整理病例資料對護理方法和體會進行系統的總結,現將總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抽出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四年時間里,在我院就診的患有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確診患者89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1例,患者年齡42至88歲之間,平均年齡64.2歲;CT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血腫體積為38至82cm3不等,平均體積為56.3cm3,所有患者的自然資料沒有顯著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均經過相關臨床檢查后確診,并由患者本人或其監護人在同意書上簽字。
1.2方法。隨機抽取在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四年時間里,在我院就診的患有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確診患者89例,對這些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并通過整理病例資料對護理方法和體會進行系統的總結。
2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治療89例患者中有77例痊愈和好轉,占86.5%,8例無效占9%,4例死亡,占4.5%,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為肺部感染,消化道大出血,臟器功能受損。我們分別在術前、術中、術后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干預,取得很好的效果。
3護理
3.1術前護理。在術前要準備好手術過程中必須或可能用到的儀器和藥品,不可以有遺漏現象,由于患者的年齡相對偏高,手術過程中發生意外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還要準備好必要的搶救設備,器材和藥品,如果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發生意外,可以在第一時間里對其進行搶救;采用CT檢查的方法,對患者的病灶部位進行確定,并做好標記,必須保證準確無誤;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護理干預,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手術過程、以及術后恢復時的注意事項有一定的了解,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向患者講述手術成功的病例,以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3.2術中護理。在手術進行的整個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隨時對患者行為意識、生命體征、瞳孔及顱腦壓的變化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如果患者的血壓、心率、脈搏的指標有異常變化,必須在第一時間告知主刀醫生,并配合其在第一時間做出有效處理;可以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需要給予患者吸氧,對于氣管切開的患者的無菌敷料要保證每日一換,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并防止發生感染。
3.3術后護理。對于出現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可以采用呋喃兩林對膀胱進行沖洗,每日兩次,對于出現肺部感染的患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慶大霉素和地塞米松進行治療;每天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空腔進行兩次消毒;經常幫助患者翻身,并對局部進行有效按摩,防止褥瘡的出現;注意患者的營養攝入,應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素、高營養、低糖、低脂肪的食物,注意少吃多餐。對于無法自主進食的患者,可以采用靜脈注射營養液的方式,維持其機體代謝所需的能量;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鼓勵并幫助患者下床活動,制定活動鍛煉計劃,保證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切不可使患者有疲勞感;每天堅持對患者、對家屬、對病房、對療區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肺部感染的患者要實施嚴格的隔離制度,將感染的發生率降到最低;對于康復出院的患者,要為其制定適合其自身特點的康復計劃,并囑咐其多參加社會活動,嚴格控制血壓、控制情緒,經常來院復查。
4討論
本次對89例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對該病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后進行了全方位的護理干預,可以使治療效果得以提高。因此,對患有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在臨床治療期間進行細致周到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治愈率,減少和避免并發癥,對患者迅速恢復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使廣大患者早日康復回歸社會。
參考文獻
[1]吳振宏,鐘有安,韋英海,陳陽.微創清除術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近期療效觀察.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19(03):2-3
[2]趙小雪,肖圣陶,龍國祥,嚴擁軍.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38例臨床觀察.現代醫藥衛生,2007,21(02)2753—2754
[3]侯劍,李明國,張艷.早期小骨窗腦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55例.中國廠礦醫學,2009,32(04):296-297
[4]陳灝珠,主編.實用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1998年12月第10版第40次印刷,2214-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