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33-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心健康,根治性切除術是本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早期的手術治療配合化療效果較好,護理工作是本病圍手術期的重要環節,按患者需求實施。個體化護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行乳腺癌手術治療52例,年齡28~75歲,平均47.3歲,均為已婚婦女,有哺乳史,平均住院14天,所有患者均采用手術治療,輔以化療以及個別放療相結合的綜合性治療。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由于乳腺癌手術切除乳房必須告知患者真實情況,讓患者接受現實并且堅強面對現實。最早的反映期是恐懼、失落,此時護理人員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心理疏導并讓恢復好的患者介紹經驗,讓患者知道僅有一側乳房不會影響工作和操持家務,且就個人形象也會有很多方式來彌補,外加上丈夫的關愛和家人的支持,讓患者平穩度過心理調試期。
2.1.2告知患者手術前后注意事項。術前洗澡、更換清潔內衣、內褲及完善各種術前準備。
2.1.3皮膚準備。備皮范圍是上至鎖骨上部,下至臍水平,兩側至腋后線,同側上臂上部1/3和腋窩部。若手術時需要植皮的話應同時作好供皮區皮膚準備。乳頭、乳暈部位不甚平滑更要注意清潔并避免割傷皮膚,其目的是祛除毛發和污垢,防止切口感染。
2.1.4胸部體療及術后早期活動。術前應讓患者掌握深呼吸、有效咳痰及用力排痰,并告知此方法能有效地預防術后肺部并發癥,由于術后切口持續加壓包扎,腋下引流持續負壓吸引為防止瘢痕攣縮,影響患肢功能而必須早期活動及功能鍛煉。
2.1.5加強營養,增加機體免疫功能。由于手術創傷及癌腫對機體的影響,患者往往負于負氮平衡,故應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等營養豐富的食物。
2.2術中護理。乳腺癌手術患者大部分應在手術中取組織做快速病理檢查,根據快速病理報告決定術式,時間30分鐘,此時患者焦慮、無助,配合護士應多關心體貼患者,多與患者交談,講一些笑話,分散患者注意力,注意保暖,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護理,讓患者平穩地度過此期。
2.3術后護理。
2.3.1體位。患者術后安返病房,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4~6小時,直至麻醉完全清醒,血壓平穩后可將患側肩胛部墊起20~30cm,患肢平放在胸前,該體位可減輕皮瓣張力,有效防止皮下積液形成、死腔,術后6小時可給予半臥位,有利于引流和膈肌下降改善呼吸。
2.3.2生命體征觀察。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是血壓的變化,乳腺癌患者當中特別是擴根治術者,創面大,易出現血管結扎不牢而致的術后滲血,因此應每隔15~30分鐘監測血壓,脈搏,呼吸及傷口敷料滲出情況,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并協助處理。
2.3.3傷口止痛。為使胸部體療順利進行,保證患者充分休息,術后短時間適當應用止痛泵。
2.3.4胸部體療的落實。在患者能耐受的情況下,鼓勵患者深呼吸,有效的咳嗽,更換體位,有力排痰,對于咳嗽無力痰液粘稠可行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促使排痰。
2.3.5患肢護理。術后24小時內肩關節制動,腕肘關節可自行活動,如接受連續硬膜外麻醉,在術后6小時內取平臥位,將患肢置于功能位而肩關節外展60度,肘關節自由放置,以枕頭支撐前臂,使其與前胸壁同高或稍高于前胸壁,這樣,既可以保持負壓引流通暢,防止皮下積血,積液,又可促使淋巴及靜脈回流,術后24小時之內應保持患者患側肩關節制動,停止腋下負壓引流期間肩關節可間斷進行前展后伸外展動作,動作高度為30度到40度,10到20分鐘/次,3次/天.平臥位休息時,上肢外展30度,肥胖患者此時可于上肢下加墊,本階段上肢按一定高度外展的目的是防范腋下部皮膚愈合于緊張位,從而直接導致上肢運動受限,但外展高度因人而異,如對于腫瘤較大皮膚切除較多的患者因其皮瓣張力較大,較大的活動范圍可導致此類患者的皮瓣與胸壁組織愈合不良,皮膚愈合遲緩或皮下積液,此期的活動高度應由醫師查體后參考患者皮瓣愈合情況和體形而定
2.3.6引流管的護理。保持引流管通暢,使引流管置于術野最低處,負壓吸引壓力-20,使之吸出創面積血,積液,避免皮瓣或所植皮壞死,死腔形成,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和量,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過度牢拉,防止受壓,扭曲,堵塞及滑脫,擠壓引流管1~2次/天,確保引流管通暢及負壓有效。正常術后第一天引流量為200毫升左右,血性液,以后引流量逐漸減少且顏色變淡,5天左右可拔除引流管。
2.3.7加強術后飲食指導。一般術后6小時可進食,指導患者進多樣化,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高營養的食物,以加速傷口愈合,如鴿子肉,魚類,瘦肉,豆制品等以及多種蔬菜,尤其是白菜和水果,促使創面愈合并能夠耐受術后化療,忌高脂肪飲食,因高脂肪飲食后脂肪酸經芳香化可轉化成雌激素,而雌激素活性對乳腺癌的發生起作用,同時告知患者不能飲酒,少喝咖啡。
3出院指導
3.1注意休息,適當鍛煉,如散步,打太極等,并注意患肢旋轉,后伸幅度,輕度的擴胸運動,避免疲勞,循序漸進
3.2注意外形。可指導患者出院時戴義乳,增強信心,術后6個月在美容師的指導下選擇適宜的乳房假體,佩戴一些飾物增強生活信心。
3.3術后5年內不能妊娠。妊娠會使乳腺癌復發或對側乳房發生癌腫的概率增加,所以有生育能力的患者術后5年內不宜妊娠。
3.4術后定期化療。化療可減少復發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對于化療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便秘,脫發,白細胞下降容易出現疲勞等,應教會患者應對措施,如多飲水,用藥時可聞黃瓜片,鼻前邊放鮮橘皮,可減輕惡心的發生。
3.5定期復查。一般6個月內復查周期為1次/月,6個月~5年復查周期為1次/(3~6)個月,5年后復查周期為1次/年,如不適可隨時就診。
4護理體會
對乳腺癌圍手術期的護理中,護理人員除了要做好治療,護理等本質工作外,更應該把心理護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術前給予患者心理疏導,關懷體貼,使患者消除緊張情緒,身心放松的接受手術,術后傳授知識,指導患者正確選擇合適的義乳,使患者完整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鄒簡.護理程序入門.現代護理新概念[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切身利益大學聯合出版社,1992.28
[2]蔣冬梅.病人標準護理計劃(外科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