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高齡產婦圍生期的護理干預措施。
方法:選擇50例來我院定期做生產前檢查及培訓并預約在我院分娩的高齡初產婦為觀察組,選擇同時期未在我院做生產前檢查及培訓,但預約在我院分娩的≥35歲的產婦為對照組。
結果:兩組高齡產婦均順利分娩,產后6周觀察組孕產婦EP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產婦剖宮產率、總產程、產后出血、早產、抑郁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Apgur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高齡孕產婦易導致妊娠合并癥與產科并發癥,應加強圍產期的護理干預,減少孕婦的心理壓力,預防產后出血,降低分娩風險,促進康復。
關鍵詞:高齡產婦圍生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41-02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廣大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大幅提高,就業機會明顯提高,晚婚晚育的婦女越來越多。高齡孕婦指的是≥35歲的孕婦。統計表明,高齡孕婦母嬰合并癥發生率高于非高齡孕婦[1]。因此,對高齡孕婦圍生期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十分重要。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高齡孕婦50例,現將其圍生期護理干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50例來我院定期做生產前檢查及培訓并預約在我院分娩的≥35歲的產婦為觀察組;年齡35~45歲,平均37.6歲;孕周36~41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29例;1次流產史者5例,2次以上者1例。選擇同時期50例未在我院做生產前檢查及培訓,但預約在我院分娩的≥35歲的產婦為對照組,兩組除年齡外,其余比較經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分娩前。由于高齡產婦的緊張,恐懼情緒常可導致促腎上腺激素、皮質醇、兒茶酚胺等分泌過高,易導致子宮收縮乏力而滯產,從而增加了助產率和產后出血量[2]。所以首先應創造溫馨的環境,緩解孕產婦的緊張心理。針對不同的個體的社會角色、性格、文化素質,采用適當的方式對孕產婦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定期做產前檢查及培訓,老師均由受過心理專業培訓且有婦產科護理經驗的專職護士擔任,加強溝通,仔細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協助患者做好檢查。此外,還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如專家講座、影像播放等,讓高齡產婦對分娩過程以及注意事項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從而達到緩解其緊張情緒的目的。
1.2.2分娩時。高齡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有可能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與處理,就有可能導致諸如難產等危險情況的產生,從而危及母親與嬰兒。陪伴分娩產婦進入待產室可由家屬陪伴,獲得來自家人的支持,使孕婦在精神上得到寄托,增加對分娩的信心。產程中助產師要嚴密觀察產程,時刻疏導產婦的心理,幫助產婦如何如呼吸,指導其正確用力,避免過度體力消耗,使其順利地度過分娩期。對產婦提出的問題,給予科學、準確的解釋[3]。
1.2.3分娩后。分娩后更應該注意產婦的情緒變化,回病房后,主動與產婦交流,主動關心她們,做好母乳喂養的宣教,主動與產婦交流,傾聽她們的想法和感受。對于剖宮產的產婦,要隨時觀察其情緒變化,觀察刀口的愈合情況,無菌換藥,避免傷口感染。及時對新生兒的各項指標進行及時檢測,同時將各項信息進行及時反饋與解釋。同時對于產婦家屬也要進行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輔導,讓他們能夠協助護理人員參與到產婦的護理過程當中,這樣更有利于產婦產后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的恢復。出院后給予健康指導,并讓產婦記下科室的聯系電話,可以讓產婦隨時咨詢,讓產婦感到溫馨、開心、舒心。
1.3療效評定標準。產前抑郁采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根據癥狀的嚴重程度,每個項目設0、1、2、3四個等級[4],以10分為抑郁臨界值。入院時和產后6周產婦回訪檢查時各進行一次EPDS評分。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