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人從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婦科門診治療室對2737例妊娠期患念珠菌性陰道炎的孕婦進行精心治療及護理,針對每一例患者的不同情況,耐心細致地講解妊娠期患念珠菌性陰道炎的發病原因、發生機理、轉歸、預防及治療,糾正患者對此病的錯誤認識,解除其緊張焦慮心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關鍵詞:妊娠期念珠菌性陰道炎治療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57-02
妊娠期念珠菌性陰道炎屬于妊娠期感染性疾病,是妊娠合并性傳播疾病之一,發病率約為9.4%~18.5%[1],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念珠菌性陰道炎的發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與生活,發生在妊娠期的陰道炎對妊娠結局和胎兒嬰兒均有不良影響,因此,患者在妊娠期要定時做孕檢,及時發現,及早治療。本文通過分析273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妊娠期念珠菌陰道炎的治療以及有效的護理對策,旨在降低妊娠期念珠菌性陰道炎的感染率,提高治愈率,確保母嬰的安全。
1臨床資料
2009年856例,2010年930例,2011年951例。年齡在22-35歲之間。輕度或中度的念珠性陰道炎平均擦洗上藥2-3次,重度反復發作的念珠菌性陰道炎要擦洗上藥4-5次,即可治愈。
1.1發病原因。妊娠期婦女體內呈高雌激素狀態,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增多,經乳酸桿菌分解產生的乳酸增多,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長繁殖而致病;另外妊娠期黃體酮水平增加,可提高念珠菌對陰道鱗狀上皮細胞的黏附性[2];妊娠期陰道壁充血、滲出增加,陰道外陰濕潤也有利于念珠菌的繁殖;妊娠期細胞免疫受損也容易導致念珠菌的感染。
1.2臨床表現。外陰和陰道瘙癢,無臭絮狀分泌物。陰道檢查可發現陰道壁紅斑疹和黏附陰道壁的乳白色奶酪樣分泌物。顯微鏡檢查,有典型的念珠菌菌絲和芽孢。念珠菌性陰道炎分為二類:一類為散發性或非經常性發作,有輕度或中度,病原菌為白色珠菌,孕婦免疫功能正常;一類為重度復發性發作,病原菌為非白色念珠菌,孕婦免疫功能受損或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孕婦。
2治療及護理體會
心理護理貫穿于整過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在治療過程中,要進行護患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首先要用溫和的語言,熟練的操作,豐富的醫療護理知識取得患者的信賴。認真講解孕婦用抗真菌藥的選藥,注意事項、療程,解除患者因用藥對胎兒影響的擔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才能獲得良好療效。
2.1用2%—4%的蘇打水清洗外陰,用窺陰器輕輕暴露陰道,反復擦洗陰道壁上的分泌物,將抗真菌藥物塞于陰道后穹窿部,有效率達100%。整個治療過程操作要輕揉,有的豆渣分泌物與陰道壁粘連很緊,要用藥后下次再擦洗,以免損傷陰道壁。告訴患者,孕婦用抗真菌藥主要應用咪唑類的藥物。如克霉唑﹑氟康唑﹑凱泥丁等,這些藥物能阻止真菌麥角醇的合成,導致其細胞壁的破裂﹑除非嚴重感染,避免使用酮康唑和氟康唑。使用唑類藥物治療,7天為一療程;唑類藥物在整個孕期均可使用。妊娠期禁止使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
2.2孕婦患念珠菌性陰道炎,而且反復發作,容易產生焦慮心理,怕影響胎兒。首先向她們進行婦女衛生知識宣教,告訴她們念珠菌性陰道炎的發病機制﹑治療用藥情況,一般對胎兒影響不大,解除孕婦的心理思想負擔,愉快地度過懷孕期。
2.3告知孕婦注意合理飲食,少吃甜食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平時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身體,消耗多余的能量、糖原,因為能量、糖原過多容易引起念珠菌感染。
2.4注意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干燥,不要穿緊身衣﹑彈力褲,因為外陰濕度過大、溫度過高容易引起念珠菌感染。
2.5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避免疲勞過度,體力消耗過大可引起免疫力下降,機體抗感染能力降低,容易導致念珠菌的感染。
2.6合理使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的過度使用,能引起孕婦體內菌群失調,特別是大量陰道桿菌被殺死,而誘發念珠菌性陰道炎。
3小結
念珠菌性陰道炎是一種常見的陰道炎,為條件致病菌,其最適宜繁殖的陰道PH值為5.5,孕婦在妊娠期間,尤其是在妊娠的中期和晚期極易感染念珠菌性陰道炎。妊娠期念珠菌性陰道炎危害嚴重,可導致流產、早產、胎膜早破、嬰兒宮內感染以及產后感染、產婦的產褥感染等[3],因此,患者和醫護人員要對此有足夠重視,醫生應對患者進行早期健康教育,發現病情要及早診治,并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進一步完善圍產期保健工作,降低妊娠期念珠菌性陰道炎的復發率,保證母嬰的安全與健康。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36-237
[2]祁文瑾,石一復.妊娠與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J].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3,14(6):343
[3]丁莉,母曉菊.系統給藥法治療女性念珠菌性陰道炎152例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