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中藥熏蒸配合針灸治療胸痹患者雙下肢腫脹的臨床療效觀察。
方法:將60例胸痹患者(雙下肢腫脹)隨機分為治療組(中藥熏蒸配合針灸)、針灸組、西藥組各20例,實施相應治療方法,每天1次,連續治療,10天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胸痹患者雙下肢腫脹情況。
結果:治療組、針灸組、西藥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6.5%、81.5%、78.0%,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針灸組、西藥組(P<0.05)。
結論:結合中醫基礎理論指導原則,中藥熏蒸配合針灸治療可調和氣血、溫通經脈,經絡通暢則水腫消退,為治療胸痹患者雙下肢水腫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針灸中藥熏蒸胸痹水腫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71-01
中藥熏蒸是中醫特色治療手段之一,以調和陰陽,疏通經絡,使全身氣血流通,達到益氣養血、溫通經脈的目的,堅持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運用傳統中醫治療方法,結合現代先進的醫學手段,有顯著的效果,一直深得廣大患者的信賴和支持[1]。雙下肢腫脹是胸痹患者常見臨床癥狀之一,常因血液循環障礙所致。主要特征是雙下肢水腫,尤其以末梢部位為甚,呈凹陷性,少部分胸痹患者在活動后加重,休息后減輕,大部分胸痹患者水腫在活動、休息后無改變。水腫嚴重者可影響肢體功能障礙。該研究以中醫溫經通絡消腫之理論為指導原則,采用中藥熏蒸、針灸治療胸痹患者雙下肢腫脹取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60例病例均為2010年1月—2011年9月本院住院患者,均經心電圖或心臟彩超檢查確診為胸痹患者,伴有不同程度水腫癥狀。其中男32例,女28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長6年;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58.2±16.1)歲;左側下肢浮腫重者31例,右側下肢浮腫重者19例,雙下肢浮腫一樣1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針灸組和西藥組,每組各20例。3組病人治療前性別、病程及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