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采取鎮肝熄風湯治療方式的效果。
方法:選取2004年1月~2012年2月于我院進行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患者50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對照組采取西藥卡托普利治療的方式。觀察組采取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的方式。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療程都為5周,記錄其不良反應以及治療效果。
結果:對照組72%的總有效率遠遠低于觀察組92%的總有效率,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觀察組25例患者有1例出現腹瀉的情況,經過治療后恢復正常;對照組25例患者中有2例出現心悸的現象,2例出現干咳的情況,還出現1例患者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現象,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治療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結論:我們通過對觀察組“肝腎陽虛,肝陽上亢型”患者采取鎮肝熄風湯治療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極大的降低了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鎮肝熄風湯原發性高血壓陰虛陽亢中醫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87-01
著名中醫藥學家張錫純研究出來的鎮肝熄風湯是治療腦充血癥的有效藥方,它所描述的患者癥狀和目前醫學上定義的原發性高血壓十分類似。選取2004年1月~2012年2月于我院進行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患者50例,對觀察組25例進行鎮肝熄風湯治療,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4年1月~2012年2月于我院進行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患者50例,經過醫院嚴格的檢查和診斷,可以歸類為“肝腎陽虛,肝陽上亢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按照國家衛生部門頒布的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和分級對患者進行歸類,均符合里面的各項要求,其中1級高血壓要求舒張壓維持在85~95mmHg之間,收縮壓維持在135~155mmHg之間;規定2級高血壓的舒張壓維持在96~105mmHg之間,收縮壓維持在156~175mmHg之間;舒張壓大于106mmHg和收縮壓大于176mmHg即可判定為3級高血壓。患者中并不存在糖尿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完整患者以及孕婦等情況。觀察組2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維持在38~85歲,平均年齡60.2歲;病程維持在2~14年,平均病程5.7年;其中有14例患者屬于高血壓Ⅰ級,5例患者屬于高血壓Ⅱ級。對照組組2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維持在39~84歲,平均年齡59.9歲;病程維持在2~16年,平均病程6.1年;其中有13例患者屬于高血壓Ⅰ級,4例患者屬于高血壓Ⅱ級。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的年齡、病情、性別等情況,并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對照組25例患者采取西藥卡托普利治療的方式。觀察組25例患者采取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療的方式。所用重要配方為:20g生龜板、20g生龍骨、25g代赭石、8g川楝子。所謂加減法是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對于心熱者可以在鎮肝熄風湯內加入一定量的生石膏;對于內心煩躁、失眠多夢的患者可以加入少量的夜交藤、黃連一起熬制;痰液較多者加入竹茹和膽南星最好不過;身體偏虛弱者應該在鎮肝熄風湯內加入山萸肉;石決明適合頭痛嚴重者;天麻適合感覺眩暈的患者。患者每日服用3次鎮肝熄風湯。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療程都為5周,記錄其不良反應以及治療效果。
1.3療效評價標準。療效評價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項;當患者的舒張壓至少下降25mmHg以上,收縮壓至少下降了35mmHg以上,并且達到了正常血壓值,且患者治療前所出現的癥狀和異常反應完全消失,即可判斷為顯效;有效是指當患者的舒張壓至少下降15mmHg以上,收縮壓至少下降了25mmHg以上,且患者治療前所出現的癥狀和異常反應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如果患者舒張壓和收縮壓都未符合以上任何條件,且臨床癥狀尚未有改善,即可判定為治療無效。
1.4統計學方法。我們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取卡方檢驗的方式,當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時,則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