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190-01
腹腔鏡下直腸癌低位切除吻合術是治療直腸癌的極具應用前景的微創外科新技術,與傳統的剖腹手術相比,具有切口小,術中腫瘤受擠壓小,腸道干擾小,病人術后痛苦少、下床活動早、胃腸功能恢復快等優點[1]。對于惡性腫瘤手術,除了無菌技術外,無瘤技術更為重要。外科醫生和手術室護士不斷強化無瘤觀念,高度重視無瘤技術操作,為預防術中醫源性腫瘤的播散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腹腔鏡下施行直腸癌低位切除吻合術105例,現將應用中的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105例中,男85例、女20例,年齡62~72歲。直腸癌下緣距肛門10~12cm。105例手術均獲成功,無中轉開腹。手術時間120~190min,術中出血50~80ml,分離時無直腸破裂穿孔、輸尿管及鄰近臟器損傷。105例均于術后1~2d恢復胃腸道功能并下床活動,5~8d出院。術后切緣病檢未見癌細胞,腸旁淋巴結無腫瘤轉移。隨訪1~4個月無腫瘤復發.
2無瘤技術的護理配合
2.1切口保護措施。手術區鋪好雙袋式切口膜。器械護士以彎盤盛放接觸瘤體的手術器械,腫瘤切除后術區不再使用。對于使用過已濕透的紗布(巾)應放在專用彎盤中收回,不得在手術布類上停留,不得重復使用。
2.2術中嚴格區分“有瘤區”和“無瘤區”。切瘤前器械和切瘤后器械分開放置。開腹、關腹與術中接觸癌種的器械分別單獨使用,凡術中接觸過瘤體或破潰瘤體的剪刀及其他器械,不再使用于正常組織,以免將器械上的癌細胞帶入其他組織,沒有條件更換或必須使用的器械,在無菌盆中用溫蒸餾水浸泡15min以上,再用蒸餾水由上而下沖洗,擦干后備用;超聲刀每隔15分鐘在蒸餾水中清洗一次。沖洗后使用。
2.3為防止惡性腫瘤細胞的種植,術前應準備切口保護膜,胃腸道手術應備有傷口保護圈,以保護無瘤區域[2]。惡性腫瘤手術器械應相對更為充足以便進行活檢、腫瘤摘除和摘除后無瘤關腹的不同需要。
2.4手術者的手套不直接接觸腫瘤。如術中遇到腫瘤破裂,需徹底清除干凈,用紗布墊緊密遮蓋或包裹,并更換手套和手術器械[3]。術中要及時更換紗布墊,不得換洗和重復使用。
2.5關閉腹腔前用蒸餾水或5-FU等刺激性較小的抗癌藥物沖洗、浸泡,殺滅術野及手術切口可能污染或殘留的癌細胞,使癌細胞種植機會降到最小。
2.6防止套管口的種植。腹腔鏡TME術中應十分重視這一特點,術中嚴防漏氣、術畢從套管內釋放氣體是腹腔鏡特有的無瘤技術。
2.7術畢器械的處理。術畢后用2000mg/g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進行初步清洗,在利用清潔酶超聲清洗,擦干并上油打包消毒。洗刷時禁用熱水,以防止壞死組織凝固在手術器械上。
3小結
隨著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的增高及年輕化的趨勢,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而無瘤技術的操作能有效的控制術后腫瘤的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質量。手術室護士應高度重視無瘤技術的重要性,積極加強無瘤技術操作的技能。
參考文獻
[1]王耀東,何協,邱福南,等.腹腔鏡手術治療膽總管結石20例報告與同期開放手術比較[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0,34(3):290-291
[2]何建苗.胃癌患者腹腔游離癌細胞的監測與腹腔灌注化療[J].中國普外基礎臨床雜志,2002,9(3):156-158
[3]廖琦,鄭玉萍,陳靜.無瘤操作技術在惡性腫瘤手術中的應用[J].醫學文選,2005,24,99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