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腦卒中后偏癱者采用康復治療儀治療效果。
方法:腦卒中患者80例根據康復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治療,包括內科常規藥物治療及基礎的康復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康復治療儀治療。
結果:兩組經過康復后,Fugl-Meye評分都明顯上升,但是治療組的上升幅度更加,兩組對比也差異明顯(P<0.05)。
結論:信號式功能性電刺激治療儀可促進腦卒中偏癱早期患者上肢運動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腦卒中偏癱康復治療儀運動功能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03-02
腦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腦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所導致的神經功能缺損綜合征。腦卒中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腦卒中,其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都相當高,其中3/4的生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嚴重地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1]。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目標是盡可能降低殘障的程度,最大限度地達到日常生活自理[2]。肌電反饋電刺激康復儀是一種由肌電生物反饋介導的低頻電刺激,通過有目的的主動重復的隨意運動而產生更為有效的被動運動,要求患者主動參與,有助于運動再學習[3]。本文具體探討了腦卒中后偏癱者采用康復治療儀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嚴格選擇并納入2009年10月~2012年3月在我院診及住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80例。入選標準:診斷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卒中學術會議通過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首次發生腦卒中或既往發生腔隙性腦梗死而無后遺癥存在的患者;年齡40-80歲;發病后3個月內且腦梗死生命體征平穩至少48小時以后;臨床試驗之前未接受過正規康復治療;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男60例,女20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54.23±6.38歲。根據康復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兩組一般人口學資料對比類似(P>0.05)。
1.2康復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治療,包括內科常規藥物治療及基礎的康復治療(物理治療,每次治療45min,每天治療1次,每周治療5天;電動起立床訓練,每次治療30min,每天治療1次,每周治療7天;推拿治療每次15分鐘,每天治療1次,每周治療5天)。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康復治療儀治療,選擇IFES-I型信號式功能性電刺激治療儀,取臥位或坐位,將表面電極安置于偏癱上肢腕關節背伸肌肉,脈沖頻率50Hz,刺激時間4.0s,間歇時間15s。每次治療60個周期(20分鐘),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20天。
1.3觀察指標。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上肢部分功能:包括分離運動、正常反射活動、上肢反射活動、屈肌協同運動、伸肌協同運動、腕穩定性、手指功能的評價,每個項目最低得分為0分,最高得分為2分,最高總分為66分,得分越高,上肢功能越強。
1.4統計方法。使用SPSS18.5統計軟件,Fugl-Meyer評分采用t檢驗,顯著性水平設為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