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婦科腹腔鏡手術是婦科微創手術的新型技術,其因創傷小、時間短、痛苦少、出血少近十余年來,得到了廣泛普及,被愈來愈多的患者所接受。本文通過對我院婦科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腹腔鏡手術的362例患者資料分析,對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婦科腹腔鏡手術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09-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行婦科腹腔鏡手術362例,其中輸卵管妊娠96例,卵巢囊腫110例,卵巢畸胎瘤56例,卵巢巧克力囊腫42例,輸卵管系膜囊腫58例。年齡18歲~42歲,平均年齡26歲。
1.2手術方法。
1.2.1術前常規。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常規做血、尿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檢查,心電圖、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1.2.2在全麻下,患者取頭低臀高位或水平位,常規消毒、鋪巾,于臍輪下緣正中皮膚處縱行切開約1cm,進氣腹針,確認進入腹腔后,接通注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拔出活塞,如鹽水滴入順利,即可明確進入腹腔,拔掉注射器,接通進氣管進氣,氣腹壓達到13~14mmHg即可。
1.2.3拔出氣腹針,于該穿刺點將大號Trocar垂直進腹,有落空感進入腹腔后,拔出Trocar,沿大號套管送入腹腔鏡,進行初步探查。
1.2.4在腔鏡探查下,取右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外1/3處為穿刺點,送入小號Trocar,進入腹腔后拔出Trocar,送入組織鉗進一步探查,探查腫瘤的部位、大小、形態、質地,與周圍組織、臟器有無粘連,有無盆腹腔積血或積液。
1.2.5取左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外1/3處為第三穿刺點,穿刺成功后,取出Trocar,沿套管送入抓鉗,協助手術。
1.2.6對輸卵管妊娠未破裂或已破裂但出血尚少而無生育要求,同意切除患側輸卵管的患者,助手以抓鉗提起患側卵管,術者選取患側輸卵管近端及系膜無血管或少血管區電凝,并以剪刀沿電凝區剪切病灶,有活動性出血時,可用雙極電凝或單極電凝止血。
1.2.7在做卵巢囊腫手術時,成功送入腹腔鏡和工作Trocar,并探查確認病變后,助手提起囊腫,術者以電鉤切開卵巢皮質,以止血鉗分離囊腫壁與卵巢皮質間隙,將囊腫剝離。也可在未完全剝離游離時,由術者將囊腫刺破并將囊液抽吸后繼續剝離其余未剝離的部分囊壁,這樣可以縮小瘤體,易于取出。
2結果
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鏡下順利完成,無1例中轉開腹,時間最長80min,最短25min,平均(40±15)min。瘤體最大直徑13cm,最小2cm?;颊咝g后疼痛輕微,無1例使用鎮痛藥,術后24h內皆排氣、排尿,術中出血量約10~50mL,平均30mL。術后24h可自由活動,術后常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2d,未發現皮下氣腫,膈肌疼痛、氣體栓塞,無手術切口感染、出血、臟器損傷等,全部患者均在術后4d~6d痊愈出院。
3討論
3.1麻醉的選擇。
3.1.1腹腔鏡手術的麻醉方式宜選擇氣管插管+靜脈麻醉。如選擇硬膜外麻醉,有可能導致腹肌松弛不理想,氣腹形成不滿意,盆腹腔膨隆不佳,造成手術空間狹小,增加手術難度。
3.1.2全麻腹肌松弛好,患者取水平臥位或臀高頭低位,不存在麻醉平面的監測顧慮,有呼吸機輔助呼吸,呼吸不受影響。
3.2病例選擇要嚴格,手術指征要明確腹腔鏡手術創傷小,但鏡下操作難度大,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后方可進行難度較大的手術,術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電燒傷,盡量縮短手術時間。
3.2.1異位妊娠患者要選擇早期未破裂或雖已破裂但出血少、未休克的輸卵管妊娠患者。其妊娠包塊直徑<4cm,無活動性出血,生命體征平穩。異位妊娠要通過病史、癥狀、體征、尿妊免試驗、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彩色多普勒超聲確診。
3.2.2卵巢囊腫患者要選擇囊性,活動度好,囊壁薄而光滑的囊腫。術前要詳細詢問病史、癥狀,進行全面體格檢查,認真做好盆腔檢查、超聲檢查及腫瘤標記物檢測,明確良性病變。注意有無內科合并癥,如有,一定要及時治療糾正后方可行手術。
3.2.3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要選擇瘤體在7cm~8cm,活動度好,與盆腹腔粘連輕微的患者,粘連愈重,手術難度愈大,并不適合腹腔鏡下手術。
3.3減少并發癥Chapron等將腹腔鏡手術分為四類:①診斷性腹腔鏡;②簡單的粘連分離,輸卵管絕育等手術;③異位妊娠、卵巢囊腫、盆腔炎等的處理;④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剔除術等。
3.3.1腹腔鏡手術常見并發癥有皮下氣腫、肩痛、出血、感染、損傷等。提高醫生的內鏡手術技術,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其造成的危害。并發癥的發生與手術難度有關,第四類腹腔鏡手術并發癥較前三類明顯提高,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3.3.2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預防:①高度重視臨床醫師手術技能的培訓;②熟練掌握內鏡手術技巧,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對周圍組織器官的熱灼傷;③及時、徹底止血,堅決杜絕止血不徹底造成再次手術的發生。
3.3.3對于異位妊娠的妊娠物,要爭取盡量完全地取出,取出后一定要檢查,力爭找到絨毛組織,取出妊娠物時,要在腹腔鏡直視下進行,對于有內出血的異位妊娠患者,注意吸出腹腔內積血時要取平臥位,以防絨毛組織隨血流進入上腹部而遺留腹腔內,要多次沖洗,并吸凈沖洗液。
3.3.4對于卵巢畸胎瘤患者,在切開、分離、剝除后,腫物往往無法完全取出,可先刺破腫物,吸出內容物,縮小瘤體,以大抓鉗提至腹壁口處時,止血鉗協助撐開穿刺孔取出。要在腔鏡直視下進行,以防瘤體內容物脫落遺留于腹腔,造成其他不適。
3.4婦科腹腔鏡手術時,術中可以隨時對新發現的或伴隨的婦科病變進行處理治療,有的患者往往不是單純的一種病變,如有的異位妊娠患者可能合并卵巢囊腫,有的卵巢囊腫可以合并有小的漿膜下子宮肌瘤,有的畸胎瘤患者可以合并慢性盆腔炎所致的粘連等。術中可以一并進行處理,如:剝除或穿刺小囊腫、分離粘連、剝除漿膜下肌瘤等。
由于腹腔鏡手術損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因此該項技術發展迅速,目前婦科的大部分手術均可在腹腔鏡下完成。腹腔鏡代表著婦科手術的未來方向,相信會有越來越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韋絢.電視腹腔鏡在婦科疾病診治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12,(4)
[2]鐘樹林.婦科腹腔鏡手術臨床應用價值及相關并發癥分析[D].汕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