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中實習護生的帶教。
方法:選擇我院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實習護生60例,實施優質護理帶教(觀察組),就相關資料與2010年3月至12月未實施相關措施的實習護生60例(對照組)進行比較。
結果:優質護理帶教結束后,觀察組動手能力、護生服務意識、知識應用、溝通技巧、適應能力等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優質護理中對實習生實施針對性的、整體的帶教,可顯著改善教學效果,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優質護理實習護生帶教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17-01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巨大進步帶動了醫療科技的發展,且公眾的醫院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已從“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制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制轉變,在帶教中加強實習護生優質護理理念的培養,并促使其在臨床工作中應用,是保障醫療安全、從根本上提高護理質量關鍵[1]。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實習護生60例,實施優質護理帶教(觀察組),就相關資料與2010年3月至12月未實施相關措施的實習護生60例(對照組)進行比較,并行回顧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共120例,均為全日制理論教學已完成,正式參與實習的護生。2011年3月至12月行優質護理中帶教的60例,2010年3月至12月行常規護理帶教的60例作對照組,兩組在一般資料上比較無明顯差異。
1.2方法。對照組60例實施常規帶教措施,觀察組60例在優質護理中實施護生帶教,具體措施如下。
1.2.1優質護理實施。①實施責任包干制:由1個教師負責1個護生,每個護生對4-5個患者行責任包干。依據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對患者實施護理,加強分級護理制度的應用,對患者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密切,對治療及護理抱以正確的態度,并加強生活上的,行健康宣教。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②彈性排班:行彈性帶教模式排班,使護生對更全面了解患者全天病情,提高薄弱斷護理力度,同時將交接班的次數和時間盡量減少,保持護理的連續性,行床頭交接班,避免信息流失[2]。③交接班改變:采用一對一的方式交接班,只對包干的患者負責,由責任護師監督并指導,以降低交接班的次數,避免信息流失。④個案護理: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展護理操作,以使護生對單個病種的實習程度增強,提高護理的信心,同時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理工作量,對患者的病情進展和康復情況可及時掌握,對潛在的或存在的護理問題及時發病并解決。
1.2.2護理目標分析。①更直接的觀察病情:護生將患者每日兩便、飲食、及心理情況向帶教老師報告,就每個細微的敏感問題與老師溝通,在多見、多思考的懷脫離下提高對問題解決的能力。②促進了醫患關系的和諧:患者家屬的需求及問題需引起醫院管理者和經營者的重視,在生活和治療各個方面,患者及家庭均應理解,使醫患關系融洽。部分家屬認為護生工作能力優于自聘陪護,患者易恢復,同時降低了陪護費用,使醫院安全隱患明顯減少。③實習護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對專業特色進行了解,將患者的臨床和癥狀在護理實踐中應用,實施護理包干的情況下,對患者增多了健康宣教的次數,保持了有效的溝通,使綜合能力明顯提高。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優質護理帶教結束后,觀察組動手能力、護生服務意識、知識應用、溝通技巧、適應能力等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