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26-01
醫院無菌物品供應鏈的質量管理,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環節之一,越來越受到廣泛重視[1]。由于一次性醫用無菌物品的種類逐漸增多,對我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一次性醫用無菌物品的管理和使用是醫院感染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用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對一次性醫用無菌物品進行管理,通過信息流和物流的有效互補,提高物資需求資訊的準確度和供應室工作效率,減少了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對預防院內感染的發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材料與方法
我院物資管理系統,該系統以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為最終目標。包括各類物品管理、各類數據查詢、固定資產管理、物品進出庫管理等,采用簡明扼要的菜單設計。供應室物資管理系統包括供應室下收下送申請登記、供應器材庫存查詢、供應器材賬頁查詢。臨床各科室根據需要進入供應室物資管理系統領用物品名稱及數量,然后由供應室護士打印匯總明細單,據此進行下發。
2一次性醫用無菌物品的管理
2.1入出庫流程。庫房根據供應室請購單購買一次性醫用無菌物品入庫后,出庫至供應室,供應室審核確認。對外包裝上的消毒或滅菌日期及滅菌標識和失效期進行核對。必須檢查中包裝和小包裝上的有效期和生產日期,包裝是否完整,有無破損、漏氣等質量問題,特別是一次性注射器,刻度是否清晰,有無裂痕,對一次性輸液器和引流管類,要檢查膠管是否老化,刻度是否清晰透明。建立登記賬冊,把一次性無菌物品的批號、型號、生產日期、失效日期、生產廠家等逐項登記,以便查驗。最后,將一次性無菌物品的數量輸入供應室物資管理系統,進行入庫登記。
2.2一次性醫用無菌物品的存放管理。同類產品按型號不同分別放置,按有效期、型號,合理擺放,根據失效日期,按順序發放,每日統計發放量及庫存量,及時制定訂貨計劃,確保臨床使用。
2.3一次性醫用無菌物品的流線管理。我們將一次性醫用無菌物品的流線走向進行管理,第一條流線的信息,物品至一次性用品庫后分類、去除外包裝至無菌區存放,每日按需發放;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等存放在庫房內擱物架上每天按需發放。將需求信息分類、匯總、打印、準備,由下送人員集中下送。第三條流線的信息供應室按基數加貯備數實行大包裝下送。
3效果
3.1保障了無菌物品的安全。通過信息流和物流的互補管理,依據不同信息將一次性無菌物品分3種流線進行配送,可起到3種作用:①部分耗材通過護士長規定的權限領用可有效控制浪費現象,降低醫院成本;②方便臨床,減少了一線護士的工作量;③達到了控制污染的目的。如輸液室的輸液人數每天有變化,且輸液量很大,如拆包一付一付分發輸液器,勢必增加了工作量,亦增加了污染機會。因此,對該科室輸液器下送采取第三條流線形式,按基數加貯備數實行大包裝整數下送,輸液器直至患者使用時方可拆封。這種流線管理方式既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臨床與供應室護士的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防止一次性輸液器的污染。
3.2提高了供應室工作滿意度。供應室物流信息化管理使供應室與臨床科室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有效克服了因人為計算造成的錯誤而引起的科室間糾紛,提高了供應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3完善了庫存管理。實施一次性無菌物品的信息化管理后,簡化了供應室的庫房管理,使供應室具備了完善的庫存管理功能。對一次性無菌物品的庫存、入庫、出庫,各種物品的用量都有詳細記錄,方便醫院掌握物品相關情況,針對一次性無菌物品的使用期做到在近期、有效期內使用,杜絕了物品的過期,保證了質量,減少浪費現象,使物品管理進入了良好的運轉狀態。同時對一次性物品的發放、請領起到了監督作用。
3.4節約人力、物力。各臨床科室每天只需在電腦中自行輸入所需物品,供應室護士便可照單從無菌間領用物品,避免了無菌物品的積存現象,確保準確率,減輕工作量。
3.5統計速度準確,便于查詢。系統實現了同一數據1次錄入后,信息可共享。所有信息可供各臨床科室、財務科共同使用,供應室每月無菌物品的月報也只要幾分鐘即可完成。隨時快速查詢供應室一次性無菌物品的庫存量及消耗量,可動態了解全院物品的需求量,增強了物品管理的計劃性,避免不必要的庫存積壓和浪費。
供應室一次性無菌物品管理信息化的有效實行,大幅度提高了各科室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減輕各類事務性工作靠手工操作的勞動強度。同時,資料信息精確度提高,使醫院在醫療器械耗材的財務、劃價、統計等環節人為造成的錯誤率降為零,使醫務工作人員能騰出更多精力和時間服務于患者,充分體現醫院以“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化服務理念。
參考文獻
[1]莊偉.醫院無菌物品信息管理系統.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5,4(4):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