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28-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日益增強。我院護理工作者要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首先和最基本的是要有效防止各類護理差錯的發生。如何做好安全護理管理,有效防范醫療護理事故的發生,確保病人和醫護人員的安全,已經成為護理管理者面臨的現實課題。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規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F對五官科病房臨床護理中常見的安全缺陷問題介紹如下:
1護理安全缺陷環節
1.1入院護理時對患者的安全問題評估不足?;颊叩娜朐航榻B流于形式,對患者疾病程度帶來的安全問題評估不足。如喉部腫瘤病人入院評估,忽視腫瘤對患者吞咽的影響,使患者進食團狀食物時,出現喉阻塞危象;對青光眼患者的入院評估僅重視眼壓高出現的臨床表現,而忽視青光眼患者視野小而且陌生環境帶來的不安全因素。
1.2術前護理指導存在片面性。術前指導過分強調術前常規的注意事項,忽略病人對手術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別是對可能造成生理功能缺失的癌癥手術;如全喉切除、顏面部腫瘤、眼球摘除等患者,對其心理護理的效果評價不足,加重患者恐懼和悲觀情緒;再如,術前指導忽略病人家屬對手術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患者術后家屬多,勸阻無效且患者與護理人員工作配合困難,如氣管切開病人室內環境整潔度得不到保障,會影響患者康復與治療。
1.3護理操作過程工作態度不嚴謹,保護措施不得力。在為患者進行??谱o理操作時,工作態度不嚴謹造成護理缺陷。如為眼科術前病人剪睫毛,用眼膏涂小剪刀時,隨手取用,使阿托品眼膏接觸患者眼瞼皮膚,造成患者瞳孔散大,如果是青光眼手術患者,只能停止手術。操作過程忽視患者安全配合,保護措施不得力。如沖洗淚道時,忽視患者坐姿及安全,造成淚道沖洗過程眼部誤傷。如果是眼科視力障礙患者極容易造成食管或氣管異物。再如給患者點眼藥水時,忽視棉球的無菌狀態,可能造成眼部感染。
1.4醫療行為不規范,引發護理環節安全缺陷。醫療用藥不規范,頻繁更換抗生素,不問過敏史,醫囑常規進行青霉素皮試,若護士機械執行醫囑,就會引發醫療事故。醫囑單書寫的藥名、劑量與電腦錄入中的不符;手術病人術前醫囑沒有停,術后重復開出醫囑,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降糖藥出現雙倍劑量,若護士責任心不強,同樣會引發醫療事故。
2原因分析
2.1護士法律意識、職業風險意識淡薄。護士在校所受的教育缺乏法律知識教育,長期以來醫療思維習慣和視野,形成“在醫言醫”不問其他。護士只注重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而忽視潛在的法律問題;護理從業人員低齡化,護理經驗不足,安全預防意識不強,缺乏預見醫療差錯事故發生的能力。
2.2缺乏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新技術的運用能力,五官科護理在課堂學習中不是護理學的主課,未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臨床護士專科業務知識較為缺乏,工作經驗不足,專科操作技能不嫻熟,易導致操作失誤;隨著??菩录夹g的開展,護理工作中技術復雜程度、技術要求高的內容越來越多,對護理人員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導致護理工作中技術方面的風險加大,從而影響護理安全。
2.3責任心不強,機械地執行醫囑,不嚴格落實操作規程,護士的工作是正確執行醫囑并已形成習慣,而沒有深究醫囑是否正確及執行醫囑可能出現的問題。如當前醫藥市場的發展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同一種的藥品有幾種不同的藥名;發音相同的藥品,其藥理作用也許恰恰相反;不同的廠家藥品劑量不同;一個醫院可以在同一個時間段,有多個廠家藥品中標,臨床醫生用藥開醫囑時及電腦錄入時常有出錯。如果護士責任心不強,只是機械地執行醫囑,必然造成嚴重后果。
3管理與對策
3.1提高護士職業風險意識,加強法律知識教育。要確保護理安全,必須首先提高護理人員護理風險意識,增強護士的自律行為。除了經常性的學習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護理缺陷案例討論外,護理人員的職業風險意識教育應從學校抓起,加強護生的職業法律意識教育。崗前培訓內容中增加與護理有關的法律知識教育,舉行醫療護理過失案例和易引起醫療護理糾紛案例的專題討論,使護理人員對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有深刻認識,自覺守法,增強法律意識。
3.2重視醫療工作對護理質量的影響。醫療工作與護理工作是不可分的,從整體質量高度加強對醫療護理工作的全面管理。要強調護士首先必須執行正確的醫囑,只有醫囑正確了,才能正確執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醫療工作零事故,才能保證醫護工作的安全有效。
3.3重視護士專業理論與技能操作的培訓。加強護士的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的培訓,加強考核的力度,我們采取每月一疾病護理專題,從疾病的發生到病人的入院評估、圍術期護理、護理過程可能發生的疾病危像及易產生的護理缺陷、疾病各個階段和護理環節進行學習,充分討論,來提高護士的??谱o理理論和技能,每月末再進行理論和技能考核,有效地提高了護士的專業素質。
3.4護理管理者要重視細節管理。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護理安全應該受到每個護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視[1]。護士長應當熟悉自己所在病區的??铺攸c以及專業理論和技能,同時應當明確對病人護理的過程,如患者的特殊點、該疾病階段或護理環節中易出現的薄弱點,進行細節管理。在日常護理工作制度檢查中一旦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提出應對措施,消除隱患,確?;颊甙踩*?/p>
3.5加強護理安全預警制度的實施。護理安全預警制度的建立,重在落實。每個病區設立護理安全預警制度,每一個護理人員都要掌握各種意外情況發生時的處理流程。從對患者的入院介紹開始,就應重視對患者的安全教育,杜絕產生由患者或家屬違反住院安全制度引發的安全問題。同時認真評估每個患者的健康狀況,及時記錄護理病程。對患者的特殊情況,如盲人、孤寡老人,必須記錄在病區護理記事本內,班班交接。病區除設立責任護士外,同時應設立護理質量監控員,由護師以上人員承擔,對病區所有護理工作進行模塊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有責。
參考文獻
[1]黃英.護理不安全因素探討及對策[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6,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