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臨床微生物學標本采集、運送現狀。
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間通過醫院感染管理辦深入臨床,觀察了各臨床科室采集微生物學標本的情況。
結果:發現各科在容器選擇、采集時機、方法和運送過程等多個環節存在著缺陷。
結論:亟需對臨床醫護人員進行微生物學標本采集、送檢規范的知識及操作培訓,改變不合理的工作程序,以提高標本采集合格率,確保標本送檢質量。
關鍵詞:微生物學標本采集和運送常見問題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34-01
1存在問題
1.1容器選擇不符合規范。痰液、糞便培養未全部使用無菌容器;各科從細菌室取來備用的無菌試管上面無使用有效日期,且與普通試管混放在同一試管架上,極易造成管口及管塞的污染。
1.2采集時機不符合規范。常常是采微生物實驗標本的醫囑剛開出來,責任護士就去采樣,不管患者當天是否已用過抗生素。有時是上午的一種甚至兩種抗生素剛注射后,體內血藥濃度正是最高時,護士卻去采集了尿培養,甚至是血培養標本。導致培養結果“無菌生長”。
1.3采樣方法不符合規范?;颊邷蕚洳坏轿唬罕憩F為取中段尿作尿培養時,采樣前女患者不先用肥皂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外陰部及尿道口;男性未翻轉包皮沖洗,不用0.1%新潔爾滅消毒尿道口,且不用滅菌紗布擦干。咳痰留取痰培養者,未用生理鹽水反復漱口,以去除口內大部分雜菌;未深咳,以唾液當痰液。
醫護人員操作不到位:采血培養標本時皮膚消毒時間偏短,穿刺針入培養瓶前未過火焰;針頭入無菌試管管口前及管塞打開、塞上前未經火焰燒灼等也屢見不鮮。
1.4標本運送不及時。標本采集后,由護士運送至實驗室。必須確保標本中的原始菌在采集、運送過程中不死亡也不繁殖。但由于護士的工作較多,故有時只能任標本擱置多時后再將其送往實驗室,也有的采樣者不了解此類標本須及時送檢,而未及時送。這樣,致使少數痰液和傷口拭子標本送到實驗室時已干燥,而其他象尿培養、腦脊液培養一類標本因送檢不及時而影響檢測結果,由于化驗單上不注明采樣時間,故實驗室沒法推測這類標本運送是否及時。
2討論
2.1原因分析。
2.1.1知識缺乏。采樣者對如何準確采樣和運送的知識不了解或了解甚少。
2.1.2采樣目的不明確。少數人為完成工作任務而采樣,草率了事,只講速度、數量,而不講質量。表現在讓患者自行留尿、痰前,對患者該講明的注意事項不講,該指導的不指導;取傷口拭子時不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等,將該操作的步驟省略。
2.1.3備物不規范。有的科室不備酒精燈和火柴。細菌室對無菌試管不是單個用牛皮紙封口包裝,且未注明滅菌有效期。
2.1.4現有工作程序存在缺陷。細菌培養標本的采集是臨時醫囑,按規定臨時醫囑應及時執行。但如尿、痰、分泌物一類標本最好是在下一個抗生素劑量給藥以前留取,可提高檢查陽性率,所以,它由后半夜護士在清晨采樣,或者次日白班提早上班來采樣較合適。
2.2對策。
2.2.1開展微生物標本采集、運送規范知識與操作的培訓。我們通過印發宣傳資料給臨床醫護人員,使他們熟悉這方面的知識。另外,由感染管理辦專職人員深入病房示范操作等辦法,積極向他們進行微生物實驗標本采集和運送規范的知識與操作培訓,使大家重視采集和送檢規范,使標本污染的可能性減少到最小程度,提高標本送檢合格率。
2.2.2改變沿用的工作程序:①規定了各科必須備齊酒精燈、火柴、無菌容器等采樣器材外,還強調各環節的落實。強調護理人員應具備“慎獨”精神;對不遵守操作規程的,護士長須督促其改正。②改變不適合采樣時機的工作習慣。當天開出尿、痰、傷口拭子培養醫囑的,若當天已使用抗生素,規定在患者血藥濃度最低時或次日清晨再取樣。讓患者自己留取痰液、中段尿、糞便標本等前,醫護人員不但要作好詳細的指導,而且應督促其按規定時間完成。③細菌室建立了不合格標本退回登記本,將那些把唾液當痰液送來的、容器選擇不合格的、以及干燥掉的標本全部予以退回,要求重新采集,同時將存在問題反饋至各科室,以提醒和督促臨床醫護人員采集、送檢合格標本,提高檢測準確率、確保實驗室資料的可信度,真正體現做細菌培養的目的。
2.2.3及時運送:送檢時間是影響實驗室質量的又一個重要因素,故應督促護士及時運送,防止標本中的原始菌的死亡或繁殖。
綜上所述,醫護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微生物學標本的采集運送規范,提高標本送檢合格率,以確保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的準確性,為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