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創建優質護理示范病房,強化基礎質量,轉變護士服務理念,提升整體護理質量水平。
方法: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改進排班模式,實施小組包干責任制,簡化護理文書書寫,完善后勤保障.實施臨床“現場管理式”的護理質控模式。
結果:實施后各項護理工作質量和服務滿意度結果明顯提高(P<0.05),均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夯實了基礎護理,使整體護理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關鍵詞:開展優質護理護理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37-01
為了更好的滿足住院患者及其家屬的特殊要求,減輕患者家屬負擔,夯實基礎護理,豐富護理內涵,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貫徹落實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強化基礎質量,2010年4月來,我院借鑒同行業示范病房的經驗,結合本院的實際,在全院開展優質護理示范病房,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資料
一般資料。我科開放床位40張,使用床位每月平均25張,多收治老年患者,患者年齡70~95歲,平均(83.72±11.44)歲,生活上需要更多的關照。現擁有臨床護理人員10人,均為女性,年齡23~53歲,平均(30.62±4.96)歲。學歷:大專8人,本科2人。職稱:護士11人、護師2人、主管護師1人、副主任護師1人。
2方法
2.1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成立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領導小組,建立健全臨床護理工作制度、護士績效考核制度、專科常見疾病護理常規和臨床護理服務規范、標準,建立護士崗位責任制,制定“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考核標準。明確臨床護理服務內涵、服務項目和工作標準,在醫院各個病室電子屏幕向患者和社會公布分級護理服務內涵、服務項目和工作標準。
2.2明確崗位職責。制定出每層護士分工的細則,明確工作職責。其中N4層護士為主管護師可以做主管,或白班小組長;N3層護士為高年資護師,可以做白班小組組長,并參與病房的質控管理;N2層護士為低年資護師或高年資護士,主要負責完成小組常規護理技術的操作及基礎護理;NI層護士為低年資護士或新護士,主要負責基本護理技術的操作和基礎護理工作。協助護理員將基礎護理落實到位。每病房按10張床配1名護理員的比例配備護理員,把護理員根據時間段排班。夜班要配備1~2名護理員,主要工作為協助護士完成基礎護理工作,同時加強巡視,起到減少陪住率,保障患者安全的作用。
2.3簡化護理文書書寫,完善后勤保障體系改進護理文書書寫表格化,取消不必要的護理文書記錄,護士每天書寫文件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實施訂餐、送餐、設備、水電維修、一次性用品送病房,消毒供應下收下送,把時間還給護士,護士還給患者,護士直接護理時間明顯增多。
2.4建設科室文化走廊。病區充滿了“你的健康就是我們的希望”,“奉獻愛心是我們的天職”等溫馨祝福語。亦可隨處看到溫馨提示語,如“小心燙傷”“小心地滑”等。走廊設有健康知識宣傳欄,明星護士專欄。病區安裝有中央空調,開水房,每間病房都配備有電視機、衛生間、壁柜,此外還添置了輪椅、推車、便民箱、陽光活動室等。
2.5開展親情化護理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護士長帶頭搞好親情護理服務,用心關愛患者,視患者為親人。每天都抽出時間到病房與患者進行親切交流,交流內容從治療用藥到生活家常,親自為患者端水喂藥、翻身叩背、用輪椅推患者散心、曬太陽等,主動為患者提供所需服務,想到患者之前,做到患者之前。
2.6實行延續護理服務[1],建立出院患者電話回訪本,啟動“責任護士隨訪熱線”。患者出院后責任護士定期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出院后身體健康情況,提供健康咨詢,指導患者用藥,提醒其及時復診,必要時上門服務,如為患者換藥,置管,導尿等,讓患者時刻感到醫護人員對他的關懷,提高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度。
3討論
3.1優質護理工作的持續質量改進,最終要依靠改革管理。同時也只有改革護理管理,才能大幅度的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強調病房是一個整體,管理應形成一個體系。
3.2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的實施建立了新的護理理念,護士的自我價值得以實現,護士的工作的滿意度得到提升。過去的護理模式限制了護士價值的自我實現,很多護士出現了離職意向,給工作帶來了不穩定因素。新的護理理念的形成從真正意義上把護士還給患者[2],護士本著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了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從真正意義上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護士立足本職工作,一心一意為患者著想,從而滿足了患者對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護理工作得到社會認可,護士的自我價值和自我滿足感得以實現。
3.3定期召開反饋溝通會。為了把各項工作準確無誤的貫徹執行下去,保證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整改,避免工作環節中的漏洞,我們病房制定了每月1次的例會,要求病房全體護士包括護理員必須參加,時間30~60min。質控小組成員匯報本月自查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在例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3.4創建示范病房,提升整體護理質量在創建示范病房活動過程中,我們瞄準在護理質量的整體提升上下工夫。科室在完成護理部的各項業務考核外,還針對科室護理人員的業務薄弱環節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與考核。在開展護理查房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將臨床護理操作納入護理教育查房的考核內容,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要求人人有參與、有預習、有總結。使得參加的每個人員都有切實的認識和提高,以保證護理查房的內在質量[3],一個標準化的示范病房會給醫院的護理工作帶來榜樣和楷模作用,會在無形中促進和推動其他病區的護理質量的提高,使得整個醫院的護理管理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丁炎明.開展禮儀服務提高整體護理質量[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8):70
[2]張秀云,展國興,等.星級護理管理模式在二級甲等醫院中的運用[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2):68
[3]丁炎明.注重護理服務承諾的導向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0):801—803
[4]徐玉紅.加強護患溝通提高護理質量[J].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5,4(9):43
[5]李曉予,霍麗莉.以護理程序規范護理查房促進臨床護理質量提高[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6,3(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