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4月份,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對轄內8家村鎮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開展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截止到2012年第一季度末,所有村鎮銀行均未發行銀行卡,傳統的支付結算工具發展緩慢,新型的支付結算工具極其有限,村鎮銀行尚未起到改善農村支付環境的作用。
【關鍵詞】村鎮銀行 支付工具 賬戶管理
一、發展現狀
截止2012年第一季度末,海南省共有8家村鎮銀行,8家村鎮銀行資產總額共計16.15億元,負債總額為14.97億元,其中3家盈利,5家村鎮銀行處于虧損狀態。通過調研發現,村鎮銀行非現金支付結算工具推廣緩慢,支付結算領域發展嚴重滯后。
(一)賬戶開設情況
從統計數據看,8家村鎮銀行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開戶數量為352戶,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數量為3035戶。其中已開設單位結算賬戶主要是以一般賬戶為主,臨時賬戶數量最少。從開戶銀行來看,海口蘇南村鎮銀行開設的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數量最多,共272戶,海南保亭融興村鎮銀行開設的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數量最多,共1218戶。成立于2011年12月16日的定安合豐村鎮銀行單位銀行結算賬戶數量和個人銀行結算賬戶數量皆為0。
表1 村鎮銀行賬戶開設情況統計表
注:以上數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1季度末。
(二)非現金支付工具發展情況
1.村鎮銀行票據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大部分村鎮銀行開設了現金支票業務,但商業匯票、銀行匯票、銀行本票等票據業務仍未開展。
2.省內8家村鎮銀行尚未發行銀行卡,受此影響,新型支付業務基本處于空白階段,只有3家村鎮銀行能提供網上銀行服務(共計165個客戶開通網銀業務),而固定電話支付、手機支付、電子銀行、投資理財等廣受客戶歡迎咨詢的新型業務也受條件限制尚未開展。
(三)系統接入情況
全省村鎮銀行接入大額支付系統和小額支付系統共有4家,接入入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的有2家,仍有4家村鎮銀行還沒有接入央行任何支付清算系統,目前處于協商接入階段。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和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還未有村鎮銀行接入。
表2 村鎮銀行系統接入情況表
注:“是”表示加入,“否”表示未加入。
(四)支付機具安裝情況
1.ATM機安裝情況。全省只有3家村鎮銀行安裝了ATM機。海口蘇南村鎮銀行安裝2臺、瓊海國民村鎮銀行安裝2臺、文昌國民村鎮銀行安裝1臺。
2.POS機安裝情況。安裝了POS機村鎮銀行有2家,占全省村鎮銀行數量25%。其中瓊海國民村鎮銀行安裝了7臺,文昌國民村鎮銀行安裝了2臺。
3.其他支付機具安裝情況。由于業務處于起步階段,且尚未發行銀行卡,因此村鎮銀行缺乏動力去安裝其他支付機具。
表3 POS機等支付機具安裝情況表
二、存在的問題
(一)品牌認可程度低
文昌國民村鎮銀行是海南省成立的第一家村鎮銀行,成立時間是2010年4月,其他村鎮銀行成立時間則更晚,品牌知名度低,民眾對這一新型金融機構不了解,認可程度低,他們更愿意到熟悉的商業銀行去開戶辦理業務,民眾對小銀行缺乏安全感,嚴重限制村鎮銀行賬戶開設數量的增長,繼而影響到其他支付業務的開展。
(二)非現金支付工具發展受限
1.一方面由于品牌知名度弱,民眾認可度低,業務無法順利開展,票據使用量小;另一方面受海南地區票據認可度較低的支付習慣影響,票據業務發展緩慢。
2.《銀行卡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開辦銀行卡業務的商業銀行應開業3年以上,具有辦理零售業務的良好業務基礎。盡管為了支持村鎮銀行等新型金融機構的發展,人民銀行在政策上適當放松對村鎮銀行開辦銀行卡的要求,海口蘇南村鎮銀行發卡所需的科技硬件也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的認可,但由于成立時間都比較短,發行銀行卡準備時間較長,所以目前還沒有村鎮銀行發行銀行卡,造成村鎮銀行安裝的ATM機等機具閑置,電子銀行、投資理財等廣受客戶歡迎的新型業務無法開展。
(三)支付清算渠道不通暢
1.網點單一。目前,轄內各村鎮銀行都只有一個網點,客戶只能在該網點辦理業務,離開當地就無法辦理業務,給客戶帶來極大不便,因此很多村鎮銀行開展業務極為困難,相較其他網點發達的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弱勢明顯。
2.清算渠道不暢通。8家村鎮銀行中,凈資產排在首位的海口蘇南村鎮銀行為4700多萬,排在末位的定安合豐村鎮銀行僅為914萬,低于注冊資本,且村鎮銀行處于起步階段,資金緊張,不足以支持其直接參與耗費較高的現代支付清算系統。因此村鎮銀行只能由發起行申請以間接方式加入央行現代支付清算系統,但由于村鎮銀行發起行都是外地商業銀行,只能由發起行向其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提出申請,由此出現本地業務、異地審批的情況,增加了審批時間,降低了審批效率,因此目前仍有4家村鎮銀行未加入央行現代支付清算系統。
(四)文化水平參差不齊
從統計數據看,8家村鎮銀行共有員工124名,其中碩士研究生4名,本科生56名,大專文化的員工比例為37.9%,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員工占比13.7%。大部分員工是大學應屆畢業生或新招收的非銀行行業從業人員,他們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及行業經驗,只是簡單接受培訓就匆匆上崗,對新型的支付結算工具理解不足,無法快速打開市場。
村鎮銀行金融人才緊缺主要由于:一方面村鎮銀行大多坐落于鄉鎮,而優秀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他們不愿意放棄城市便利條件到鄉鎮去工作。另一方面村鎮銀行提供的待遇福利不具備吸引力,金融精英不愿屈就。
三、相關建議
(一)增強品牌宣傳
1.媒體宣傳。一方面村鎮銀行可聯合當地電視臺在黃金時段播放村鎮銀行的廣告宣傳片,增強農民對村鎮銀行的印象。另一方面村鎮銀行可在地方主流平面媒體開設村鎮銀行知識小專欄,讓更多群眾了解村鎮銀行。
2.上門宣傳。村鎮銀行應利用有利的人緣和地緣,深入農村進行宣傳,向群眾發放宣傳海報、折頁,并設立咨詢臺,為群眾講解村鎮銀行相關知識。
3.載體宣傳。一方面村鎮銀行可依托當地文體活動和捐資助學等公益活動等平臺,積極投身社區活動,宣傳自身品牌。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地方政府的各類金融交流發布會,提高品牌影響力。
(二)加大扶持力度
村鎮銀行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業時間短、資金實力弱、盈利能力差。因此一方面地方政府應適當給予一定的扶持,讓村鎮銀行代辦發工資、收取水電費等業務,幫助其增加營業外收入,讓它們享受適度優惠政策;另一方面人民銀行及銀監會等監管部門分支機構可建立村鎮銀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村鎮銀行工作座談會,通過聯席會議形成各成員單位工作聯動、學習交流、信息共享、激勵約束等機制,共同幫助村鎮銀行發展壯大,實現服務農村金融的作用。
(三)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1.結合自身實際,通過細分市場、細分客戶,利用自身優勢,開展靈活、創新的金融產品。
2.村鎮銀行應深入農村調研,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以小組為單位,自帶設備,逐村逐戶地擺放客戶,對于符合條件的客戶,可簡化手續,當場辦理開戶等業務。
3.一方面村鎮銀行在信貸決策時應針對客戶自身的特點及需求,在可控條件下,應提高審批效率,充分體現“效率為先”的服務態度。另一方面可根據農業自身季節性周期性的特點,建立彈性還款制度。可以一次還本付息或提前還息、部分還本或分期還本付息。
(四)加強支付清算渠道建設
1.人民銀行應盡快理順業務監管權與系統接入審批權不在一地的矛盾,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讓村鎮銀行早日接入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等央行現代支付清算系統,實現資金匯兌實時到賬。
2.人民銀行可借鑒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模式在全國村鎮銀行間建設統一的資金清算平臺,為在各地村鎮銀行開戶的企業和個人辦理業務提供便利條件。
(五)組織培訓交流活動
1.積極向發起行爭取人才、管理培訓、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支持。
2.與當地其他商業銀行進行合作,邀請資深業務人員傳授經驗,通過互幫互助實現共同發展。
3.定期舉辦座談會,加強員工之間溝通交流,并采取激勵措施,激發員工積極性。
注釋
{1}本文所有數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1季度末。
{2}表格中村鎮銀行按成立時間長短依次排列。
參考文獻
[1]高傳華.村鎮銀行制約因素與發展路徑選擇[J].中國國情國力,2012(5).
[2]陳英兆.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路徑[J].中國金融,2012(10).
[3]郭麗麗.村鎮銀行發展的幾點建議——以承德三家村鎮銀行為例[J].中國金融,2012(3).
[4]王燦.基于swot模型的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分析[J].金融經濟,2012(8).
[5]李軍.欠發達地區發展村鎮銀行相關問題探析[J].甘肅金融,2012(4).
作者簡介:吳志貴(1984-),男,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吳帆(1984-),男,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林昕(1984-),女,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