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法應用的基本概念和應用步驟,結合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議,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造合同 完工百分比法 應用
一、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概述
(一)《建造合同》的定義及特性
建造合同是指為了建造一項或者數項在設計、技術和功能方面達到一定用途的資產而訂立的合同。由于建筑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飛機及船舶制造、大型機械制造等工程有體量大,建造技術難度大,建造周期長等特點,其建造周期往往會跨越一個或幾個會計周期,使這類產品的生產要約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如果因決策失誤或言不達意造成工程建設成果違背投資初衷,其損失是十分嚴重的。因此,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往往由投資方(甲方)與承包方(乙方)在建造工程之前簽訂一個工程建造合同,在合同中約定雙方的義務及權力,將工程建造過程中的細節問題表述清楚,以免產生經濟糾紛。
(二)完工百分比的定義
根據我國財政分布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14號-收入》,完工百分比法的定義是指根據勞務進度完成的情況來確認支付收入與成本的方法。因此,完工百分比法旨在規定建造合同中所完成的工程進度應與所得到的收入相匹配。依據《建造合同》的相關規定,凡是建造結果能可靠估計的,應依據百分比法確認合同的收入。
(三)建造合同百分比法的應用步驟
將百分比法與建造合同相結合,應該包含兩個步驟。
1.根據合同的完工進度,計算出完工百分比。一般來說,根據計算合同完工百分比法有以下三種方法:(1)已完成的工程量占合同約定總工程量的比例。這種方法適用于有固定的工程量,而且工程量的確認較為容易的工程,如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砌筑工程等等。其計算公式為:合同完工進度=已完成的合同工程量/合同約定的總工程量x100%。(2)累計已發生的工程成本占合同約定總成本的比例。有些工程項目并不好估算完成的工程量,這時,可以成本計算法來計算完工百分比,其具體的計算方法是:合同完工進度=累計發生的工程成本/合同約定的總工程成本x100%。(3)已完成的工程量的測量。如果上述的方法均無法界定合同完成的進度,則可以采用工程量測量的方法來進行。由于合同進度的確定決定著甲方與乙方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因此測量單位必須是第三方且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由專業機構對工程的進度做出判斷,可以作為支付申請的依據。
2.根據合同完工百分比確認應支付的合同收入。當得到合同完工進度的百分比得到確認后,可以根據下面的公式對應支付的合同收入進行計算。
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完工百分比x合同約定的總造價-前期已支付的合同收入
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合同總收入-合同預計總成本)x?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毛利
當期確認的合同成本=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以前會計年度預計損失準備
二、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法在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法的不足之處
建造合同的百分比法應用是基于對合同完工進度的準確估計,而事實上,合同進度的估計多數主觀性比較大,難以準確計量,造成數據與實際量會產生偏差。在應用的過程中,主觀性的偏差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難以確定會計核算對象。建造合同根據建造的工程內容不同,其核算的對象也是多種多樣的,而這會給會計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對核算對象的不了解容易產生核算誤差,最終造成結果的準確性較差。
2.難以把握確定完工進度的方法。盡管工程進度完工百分比的確認有三種辦法,但從實際的應用情況來看,工程進度與工程量測量的方法均不易施行,只有依照合同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來估算合同完工的百分比。而這樣的計算方法容易使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鉆空子,人為地安排合同成本的支出情況,導致最終的計算結果難以反映工程進度的真實情況。
3.分包工程時收入成本確認不準確。目前,工程施工活動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細,一個大的工程項目,往往被多個專業施工隊伍分包,而分包的財務是獨立負責的,分包單位過多使得總包單位的會計核算人員難以對分包工程的工程進度進行準確的計量,最終會影響合同完工進度的準確性。
4.按工作量簽訂單確認的收入低。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量的確認需要監理工程師的確認,最終工程量簽證單匯總到甲方手中,才能對發生的工程量進行核算。而一個會計期間中,有時簽證單未必能及時得到匯總,使在當期的會計期間核算的工程量小于實際發生的工程量,因此會產生實際收入低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企業應在每一個會計期間對工程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確保會計計量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二)完善建造合同百分比法應用的措施
1.規范企業招投標活動。百分比法在建造合同中的應用必須依靠一個規范的、正規的建設程序,因此,應采取措施落實招投標法對于企業的各種規定的,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和誠信的原則,及時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簽證匯總和補充協議的工作,以便對發生的工程量和應支付合同收入做出準確估計。
2.明確建造合同雙方的權責。當建造合同訂立之后,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都應該嚴格按照合同規定的權利與責任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投資方和承包方均應對合同項目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和綜合能力評估,對合同內約定的工期及付款等內容作詳細了解,盡量減少發生糾紛的可能。另外,施工企業應注意收集工程中產生的各種文件材料,這些材料的保留將有助于施工企業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將來可能發生的經濟糾紛問題。
3.完善的企業內部成本核算。施工企業首先應該組織有關部門對合同未發生的成本進行科學、全面和準確的評估,通過編制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現場踏勘,預測材料市場的價格變化趨勢等,為提高成本核算準確性奠定基礎;其次,企業應構建內部核算和預算體系,通過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來達到成本核算的準確性要求。
4.對已發生成本要進行嚴格區分和準確計量。每個工程項目必須指定專門的人或部門負責各種物資的收發、領退、報廢和清查制,并逐步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對所購物品的品種、數量和規格情況進行詳細驗收,以便登記入冊。最后,對已發生的工程成本與未發生的工程成本應進行嚴格區分,確保核算的準確性。
三、結語
完工百分比法在建造合同中的應用建立在合同進度的確認基礎之上,由于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合同進度涉及到多方面的信息傳遞,為了保證信息傳遞通暢,企業應建立成本數據庫,完善項目管理人與企業會計核算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是十分必要的。企業的信息共享與制度交流將有助于促進項目的運態管理,同時把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肖太壽,肖太福.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政策解析及實務技巧—建造合同收入的確認與納稅調整[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9.
[2]胡志華.凈值分析法在項目管理中的應用[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學報,2006(12).
[3]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