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人行西山區支行國庫檔案卷宗可以追溯到1984年,這是自地方人民銀行與工商銀行1985分設以后,工商銀行移交人民銀行最早的檔案。它記錄了西山區財政收入783萬到70億跨越式發展歷程。
自1985年《國家金庫條例》頒布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各級政府和財稅、海關、商業銀行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人民銀行國庫部門不斷完善國庫體系和制度建設,不斷拓展國庫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國庫各項業務迅猛發展,國庫支持社會經濟的作用日益加強。
不斷拓寬服務領域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黨中央、國務院在2008年底提出了金融促進經濟發展九項政策措施,要求繼續擴大國庫集中支付涉農、救災補貼等政府性補助資金范圍,實現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所需資金由國庫直達最終收款人,確保各項財政支出資金及時安全撥付到位,優化出口產品退稅的國庫業務流程,加快退稅資金到賬速度,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以上要求,人民銀行各級國庫不斷加強與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配合,進一步拓寬國庫服務領域,加快國庫業務的創新步伐,國庫服務領域不斷擴大,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保護百姓利益、保障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二十七年的實踐證明,央行經理國庫制度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庫管理體制
(一)歷史證明人民銀行經理國庫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
回顧我國國庫發展歷程,從1905年清政府成立戶部銀行并行使中央銀行職能開始,就出現了央行辦理國庫的做法。新中國成立以后,先后兩次制定了國庫條例,第一次是1950年3月3日,由政務院第二次政務會議通過;第二次是1985年7月27日,由國務院正式發布,確定了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的法律地位。
27年的實踐證明,人民銀行經理國庫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發揮央行職能的重要手段。人民銀行法賦以其超然的地位,它充分發揮了中央銀行的清算組織者的作用,使財政庫款調撥靈活、資金安全、核算準確;充分發揮了中央銀行的監督作用,保障了財政政策的實施,促進了財政預算執行的健康發展;有利于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實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人民銀行經理國庫的委托制國庫管理體制,既是對世界國庫管理體制成功經驗的借鑒,也豐富和發展了委托制國庫管理體制,既是中國國庫歷史的沿革,也符合中國國情的理性安排。
(二)與時俱進,積極開展工作,高質高效地為當地政府、財稅部門服務
人民銀行國庫不斷加強與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配合,進一步拓寬國庫服務領域,加快國庫業務的創新步伐,國庫服務領域不斷擴大,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保護百姓利益、保障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簡化支付環節,加快國庫資金到賬速度。為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國庫積極開展國庫服務創新試點,加強服務品種、方式、手段的創新,人民銀行支付結算推出“惠農”支付系統,更好地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國庫服務需求。國庫直接辦理集中支付業務,既符合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發展精神,是環節最少、效率最高、綜合成本最低的一種改革實現模式,又能切實體現出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提升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使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二是創新社保基金征繳、發放管理模式,為參保人提供便利。為更好地落實國家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國庫部門加強與社保部門的溝通協調,利用國庫電子化技術與網絡資源,實現社保資金實時、足額發放到由參保人自選的銀行賬戶,確保了資金安全,提高了資金到賬速度。
三是依托科技手段,成功辦理非稅收入收支業務。近年來,國庫部門根據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要求,不斷探索,大膽嘗試,依托國庫橫向聯網系統,實現了預算外非稅收入直接繳入國庫,提高了財政部門對預算外資金的調配能力和稅務部門的征管效率,保證了資金的及時劃撥與使用,為預算外資金納入預算內管理改革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支持。
二、我支庫設立27年來,積極履行《國家金庫條例》賦予的職責,維護了中央銀行的權威,促進了我區經濟大發展
(一)求真務實,認真履行《國家金庫條例》賦予的職責,做好各項預算收支工作
通過我支行全體國庫干部的努力,我支行國庫系統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建立了新的國庫會計核算體系,《國庫會計核算系統》運行平穩,國庫資金日清月結,辦理的各級預算收入和支出逐年增長。2012年10月,我支行國庫部門共收納中央級預算收入19億元、省級預算收入5億元、市級預算收入13億元、地方級預算收入31億元,總體收入68億元,年末將突破70億元。地方預算支出30億元,實現西山區經濟跨越式發展。
(二)協調財稅庫行之間的工作關系,強化國庫監管職能
人民銀行國庫部門處在預算收支過程的中心位置,起到了各個相關部門的“橋梁”作用。27年來,國庫事業的發展與財稅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國庫部門正是通過積極協調和理順關系,依法管庫,盡力當好政府的“出納”,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在今后的工作中,國庫部門更需要拿出十分的工作熱情,樹立全局觀念,協調各方關系,強化央行職能,充分利用國家賦予國庫部門的職責和權限,以事實為依據,以制度法規為準繩,對預算收入、支出、退庫等方面進行有理有節、扎實穩妥的監管。
(三)開拓創新,加快國庫會計核算電子化,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國庫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財、稅、行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我支行國庫部門正是在財稅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橫向聯網為突破口,開展國庫電子化工作,提高核算質量,規范操作手續。2011年,國稅率先“財稅庫橫向聯網系統”試點成功投產,今年地稅的橫向聯網已初步落實聯網時間。國庫通過橫向聯網共享稅款信息,加大了信息共享程度,減輕了手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加快了稅款入庫速度。提高了國庫會計核算質量,加快了財政收入的入庫速度,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進一步強化和完善央行經理國庫制度,加強和規范國庫管理,創新國庫會計電子化工作,提高國庫金融服務水平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國庫工作會議一直倡導要在更寬領域、更高起點和更深層次上推進金融服務的各項工作,要擴大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應用范圍,繼續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和國債發行方式改革工作。這給國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支行國庫部門要自覺適應形勢的發展,進一步強化和完善央行經理國庫制度,認真做好國庫工作,充分發揮央行國庫的作用,為促進我支行社會經濟發展出一份力。
(一)協調財、稅、庫、行之間的工作關系,強化國庫監管職能
人民銀行國庫部門處在預算收支過程的中心位置,起到了各個相關部門的“橋梁”作用。由于人民銀行的超然地位,為督促經收處稅款及時入庫,我支行每年組織專人對轄內各經收處進行專項檢查。曾在1994年和2011年兩次及時發現經收處積壓稅款并進行處罰,正是人民銀行每年的專項檢查使各經收處明確了一個理念,預算收入是絕不能暫壓、挪用的,保障了財政預算收入的及時、安全入庫,促進我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國庫事業的發展與財稅部門的支持和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國庫部門正是通過積極協調和理順關系,依法管庫,盡力當好政府的“出納”,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在今后的工作中,國庫部門更需要拿出十分的工作熱情,樹立全局觀念,協調各方關系,強化央行職能,充分利用國家賦予國庫部門的職責和權限,以事實為依據,以制度法規為準繩,對預算收入、支出、退庫等方面進行有理有節、扎實穩妥的監管。
(二)加快國庫制度建設,修訂《國家金庫條例》及其實施細則,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27年來,人民銀行依據《國家金庫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制定了一系列規定、辦法,有力地指導和規范了各級國庫部門的工作,履行了國庫職責。隨著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建設,國庫部門近年來制定了《國庫會計管理規定》、《國庫會計核算業務操作規程》和《人民銀行國庫資金清算業務處理手續》等新的辦法,包括一些地方性的規定和辦法,對實施細則進行了有益的補充。但是,在27年間只經過了兩次修訂的《國家金庫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已開始不適應現代金融業和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變化,迫切需要重新修訂。我支行國庫系統要加強轄內各級國庫的內控制度建設和落實,歸納、整理好的經驗和做法,引進和施行一些辦法和規定,進一步規范國庫會計核算手續,做到各項國庫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緊跟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建設步伐,進一步拓寬國庫資金匯劃渠道
早在2006年我支行國庫已實現小額支付系統上線,我支行國庫系統的資金匯劃完全獨立于人民銀行的會計營業部門,實現高速、方便、安全的資金匯劃渠道。這是27年來,人民銀行內部業務部門之間職能關系發生變化較大的一次改革,國庫部門“獨立作戰”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處理業務的靈活性得到了加強。為了迎接這一變化,國庫部門要密切關注支付系統建設的新動向,抓緊研究解決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和防范新的資金風險點,研究制定新的會計核算辦法和管理制度。
(四)大力開展國庫電子化,加快財稅庫橫向聯網建設,進一步提高國庫服務質量
我支行財稅庫橫向聯網工作起步較晚、進步很快。經驗表明:只有不拘形式,因地制宜地開展國庫電子化工作,才能徹底改變落后面貌。因此,今后兩年,我支行將按照昆明中心支行國庫處的要求,在現有基礎之上,開展國庫數據集中的可行性研究,進行稅票無紙化的改革,爭取《國庫信息處理系統》的試點,將我支行國庫電子化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五)配合財政部門開展財政國庫制度改革,建立新型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國繼“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后的新一輪財政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將全面調整公共財政領域及相關領域的現存利益,是一場波及范圍極廣的變革。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內容是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資金繳撥實行國庫集中收付,這對國庫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庫部門已針對改革的需要作出了一系列變革,如中心支庫以上國庫部門直接參加支付系統、財政存款計息,實行財政授權支付和直接支付的單一賬戶改革、非稅收入的征收等。隨著改革的深入,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健全,國庫部門必將順應發展需要,以更專業的知識和嚴格的管理水平,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支行國庫及廣大國庫干部,肩負著中央國庫和地方金庫的雙重職責。我們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旗幟,認真履行《國家金庫條例》的職責,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恪盡職守,為推進西山區社會經濟繁榮,更好地為地方政府服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