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投資的愿望會不斷增加,對白酒理財投資的熱情肯定會越來越高。
記者: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白酒行業的研究者,你如何看待白酒證券化?
鐵犁:準確地講這叫金融理財產品,這同嚴格意義上的證券股票還有差異,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自由買賣、自由轉讓進行流通,雖然白酒類理財產品從運作模式上來講接近股票的交易,但是從交易總量和交易活躍程度來看,兩者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記者:這股白酒理財風是從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刮起來的?
鐵犁:最早從事酒類投資交易是在西方,主要是從事紅酒交易,主要在美國和歐洲地區,國內最早提出白酒理財的應該是瀘州老窖,具體做的話是在2009年,瀘州老窖同北京金馬甲產權交易中心合作發行理財產品,到現在已經有10億左右的規模了。
記者:今年的白酒理財投資同往年相比有何特點?
鐵犁:今年由于全球經濟、中國經濟、白酒行業都在調整,白酒理財產品的交易活躍程度可能還不如往年,雖然目前交易量比較低迷,但是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投資的愿望會不斷增加,對白酒理財投資的熱情肯定會越來越高。
記者:雖然目前并不是最好的白酒理財投資的時期,但是國內白酒理財產品紛紛登陸酒類交易所,它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鐵犁: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白酒理財產品加在一起也就10多個億,如果從企業融資的角度去看根本談不上融資,可能對消費有所幫助,更重要的可能是白酒企業在探索一種新的模式,倡導一種新的消費理念,好酒要放一段時間才能喝,并且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資功能。
記者:從目前來看,目前登陸交易所的白酒理財產品,它們的活躍度并不是很高,投資者認購有沒有風險?
鐵犁:風險肯定會有,由于交易不活躍,投資者變現就變得不容易了。還有一個就是目前的整個經濟結構都在調整,茅臺和五糧液的價格都有可能要下降一點,其他白酒就更不用說了,這就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這種背景下,可能就會有人看淡這種理財產品,但是茅臺在6年前才賣300塊錢,去年賣到了2000元左右,現在又降到1500元左右,所以說漲跌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