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檢測技術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主要面向汽車機電維修、性能檢測、故障診斷等職業崗位群,是一門綜合性強、涉及面廣、教學設備要求高、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本文從高職學生的實際及課程自身特點出發,通過改革并實踐,分析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汽車檢測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必要性。
【關鍵詞】汽車檢測技術 理實一體化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2-0002-02
汽車檢測技術是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強、涉及面廣、教學設備要求高、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同時也是專業技能培養的重要環節。內容包括四個模塊,分別是汽車檢測技術基礎模塊、汽車整車性能模塊、發動機檢測與診斷模塊和底盤檢測與診斷模塊。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技術”課程組通過改革并實踐,從課程設計衍生、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教學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教學方法手段、網絡教學資源等方面進行突破。經過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 課程沿革
1.課程孵化流程
自2009年以來,學院課程組團隊結合江蘇省教育廳項目課題《基于“4S”工作過程的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及教學內容改革》的開展,在對全省汽車服務類企業特別是鹽城市兩大汽車城及各“4S”店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做出了“汽車服務企業人才需求與崗位能力要求”分析報告。據此制定了汽車服務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對專業主干課程汽車檢測技術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和組織教學。
2.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見圖1)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由骨干教師、一線工程技術人員混搭組成的課程團隊,同時邀請汽車后市場行業專家對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選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模式,建設教學環境,組織教學過程,實施教學評價。即首先對本專業的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和分類,按照相應崗位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務、典型產品或服務,進而分析得出專業核心技能、崗位核心技能,再將這些核心技能進行分解,進而推出專業的核心課程及主干課程,從而突出課程設計的職業性。而以行業實際工作過程和工作環境為依據,制定教學目標、設計學習情境體現貼實性。利用行業企業各種資源,通過校企合作進行課程建設,通過校企行混搭師資建設,提高教學能力的開放性。
3.課程設計理念
第一,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旨課程開發。本課程以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的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科學設計工作任務,通過完成工作任務在職業行動中獲取知識,鍛煉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第二,校企行共同合作進行開發課程。遵循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精神,從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出發,以強化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以行業組織制定的職業能力標準和國家統一的證書制度為依據,根據產業需求、就業市場信息和崗位技能要求確定專業課程的具體實施內容。
第三,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進行課程開發。通過分析企業典型生產任務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工作環境和工作評價,確定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和教學評價,按照教學規律進行序化、實施,使學生能夠獲得未來工作所必需的職業能力。課程設計理念見圖2。
二 教學內容革新1.教學內容的切實性、前瞻性
本課程在教學內容的取舍和整合上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第一,汽車檢測技術的發展。重點考慮汽車檢測在管理上實現“制度化”,在檢測結果上實現“標準化”,在檢測技術上向“智能化、自動化”發展的特點。
第二,同時充分考慮未來汽車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最新前沿技術。在教學內容上大膽做了相應的調整,對于已過時、趨于被淘汰的內容,在講解時盡量少講或不講,而對于與汽車維修企業人員崗位需求聯系緊密的內容和新技術,則作為重點講解,使整個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和適用性。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編制汽車檢測技術課程標準,將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相結合,以突出培養學生現代化汽車檢測思維,運用現代汽車檢測設備、高效組織現代汽車維修管理理念為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組織與調配。理論教學重點在現代汽車檢測診斷思維的培養,實踐教學則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主,教學方法則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靈活多樣,難、重點突出,使學生在現場學中做、做中學,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深化理論。
3.教學內容的具體表現
第一,按內容的內在聯系分為25個典型任務,每個典型任務分解為若干項目,由各個項目將知識、技能融合成為有機的整體。
第二,以過程為導向和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為指導思想,圍繞汽車檢測與診斷應用能力培養的目標,結合汽車檢測技術課程的特點,過程為主線設計項目,并據此構筑教學內容。
第三,通過項目驅動和典型任務引領,將每個典型任務配以案例分析,力求把知識培養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強調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動手的能力。
三 教學手段新穎
1.教學模式創新
汽車檢測技術是在汽車構造、汽車電器設備、汽車電子控制技術三門課程的基礎上對汽車技術進行綜合利用的一門課程,其特點是理論知識綜合度高,操作性強,與就業后聯系緊密,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突出職業技能培養,采用不同的媒體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有系統的認識,重點是現代檢測設備的原理和應用,掌握現代汽車檢測方法,達到現代汽車故障的準確快速排除。課程實踐教學由“教學實習型”向“教學生產型”轉變,形成了基本實踐教學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集合的實驗、實訓一條線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教學安排上,根據現代汽車結構特點,橫向上分為汽車檢測診斷基礎、汽車檢測設備、發動機檢測、底盤檢測、電控系統檢測、整車性能檢測六大模塊,又根據實際工作任務縱向上在每一模塊下又劃分若干情境教學單元,從而形成若干知識交叉點,對于每個知識交叉點進行任務驅動型教學,使學生逐步掌握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采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任務驅動、情境教學等方式,實現學習與就業零距離對接,學校與企業深度融合,從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2.教學方法并用
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理念、課程性質和特點、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設計以及課程培養目標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考與實踐為目的,進而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從以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從以學生聽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練為主,以親身體驗為主,教師甘當指導者、輔導者和助手,靈活運用案例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
四 教學資源豐富
參照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標準,按照校企共建、邊建邊用、精做共用的原則,通過優質核心課程建設、網絡課程建設、專業視頻庫、配套特色教材、特色軟件工具建設,建設特色專業教學資源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精品課程網站資源、學院圖書館中專業教學資源、汽車專業技術網站資源進行課外自主學習,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 實訓條件配套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是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的重點專業,同時也是江蘇省省級示范建設專業及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多年來,在江蘇省教育廳及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先進的校內實訓基地。作為本專業的主干課程,汽車檢測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建設更是得到了優先的保障,本課程現有實訓教學場地3000多平方米,一條整車綜合性能檢測線,共有實訓設備、檢測儀器100多臺(套)。這些充分保證了本課程職業能力導向的課程改革順利實施。
六 考評體系科學
傳統的考核方式是按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各占的比例計算。而現在每個工作任務單都有成績評價,建立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知識考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素質考核貫穿于過程考核之中,注重過程考核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平時工作單完成情況、學生作業、任務工單等綜合評價學生。其中,過程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這種考核評價方式改革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
七 結束語
汽車檢測技術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專業課程,只有不斷更新發展教育理念,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依靠專兼職結合的課程團隊、先進齊全的實訓設備,且能夠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內容要緊貼汽車企業、適應行業發展需求,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承鳳.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4)
[2]劉國兵.應用型高?!捌嚈z測與故障診斷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文匯,2010(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