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贏”得高考,許多學校對學生的人生規劃實行“一刀切”,片面地追求升學率,非人文性甚至反人文性的高考美術技能教學普遍存在,其直接導致主體的被動與觀念的偏差,損害了美術高貴的形象,更扭曲了孩子純凈的心靈。
【關鍵詞】主體 觀念 被動 偏差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2-0075-01
目前,我國美術類高考正面臨著這樣的疑問:美術院校(系)能否有選擇地錄取真正有志于美術事業的學生?學校能否允許學生主動、自主地選擇學習方式和專業,而非“一刀切”地“全民兼藝”?教育部門能否正確看待當前美術教育現象并合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確立長遠發展目標,以更大限度地體現其人生價值?眾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主體的被動與觀念的偏差兩方面。
一 高中美術班主體被動的表現
1.專業選擇的被動
通常,學校對藝體生是這樣分類選拔的:體育生先選,能跑、能跳、體格相對強壯的編入體育班;會唱、會彈的編入音樂班;剩下的全部編入美術班。這樣的選擇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個人意愿和愛好,甚至一些“名師”還會炫耀“就是色盲,照樣能讓他考上本科”,當然“他”在美術方面是不可能有發展前途的。在這樣的話語里,與其說充滿著自豪,不如說是悲傷和可笑!在專業的選擇上,學生自己是無奈和被動的,筆者曾對一所三星級高中的美術班學生作過調查,情況如下:80%的學生是“被迫”為考學而學,將來也并非會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此類學生總體文化科不理想;10%的學生雖然真正喜歡,將來也想在此專業上有所建樹,但家長卻并不是滿心支持。這樣就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在學的過程中不能真正放松心情,老是繃緊心弦,總怕不過關,被父母指責浪費錢財。因而學美術成了只為純粹學習技能而“被迫”應付過關,卻無法真正體驗到美術作品給人的真實美感,也自然享受不到真正的生活情趣;還有10%的學生既不為考學,也并非喜歡,只為打發枯燥的日子。此類學生文化科不理想,但也沒其他愛好,又不能成為孤家寡人,只有“被迫”隨“大流”。
2.課程學習的被動
在美術班,學生基本上都是被動地接受專業課程安排,對報考不同美術院校所需專業知識沒有主動選擇的可能,原因是學校所配備美術教師有限,一位教師教一個班(五六十人)已很正常,精力所限,缺乏對學生個體的經驗性指導,從而使學生喪失了主動性,導致了“驅趕式”的被動學習。再者,本科線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為追求文化與專業成績雙達線,只開設省統考規定課程,學生沒條件、也沒機會加以選擇。在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走“捷徑”,竟然省略基礎訓練,一開始就不科學地“直擊”高考試題,導致有的學生僥幸考上美術院校時連基礎的石膏像都不會畫。
3.學習時間的被動
一般學校會在高一下學期或高二統一編班安排學生訓練,專業學習時間通常是遠離文化課的“邊角”時間。這種苛刻的“統一安排”模式是否合理?從目標全局來看,有利于統一管理與指導,又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然而,這種被動的時間安排恰恰忽略了學習主體的個人興趣和能力差異。
二 高中美術班觀念偏差的表現
1.專業選擇觀念的偏差
因為高考對藝術生的文化課分數要求不是很高,導致音體美成了很多學生無奈的選擇,大部分學生的觀念是:只要能上本科,什么路都可以走。通常,到了高二的學生是很清楚自身的處境的。若選擇音樂專業,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再加之音樂需要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天賦,要想半路出家,自然是很困難的。而體育專業除對學生身體素質有較高要求外,還需要他們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恰恰是很多嬌生慣養的學生所缺乏的。因此,那些文化課成績不理想,又沒有音樂基礎和天賦,還受不了體育鍛煉之苦的學生,唯一的選擇便是美術專業。
高中時代,是人生中最燦爛的年華,也是人生的轉折點,然而思想漸趨成熟的高中生面臨的卻是人生的迷茫、困頓和無助。尤其那些為考學而奮斗的高三學生,天天生活在緊張忙碌之中,考大學成了他們唯一的目標和獨有的希望。那些并不喜歡美術也沒有任何繪畫基礎卻又不得已而“畫”的高三學子,在考上大學完成學業之后又將以何等姿態立足于社會呢?這是筆者一直思考和探究的問題,在此希望能夠引起選擇美術專業的高中生和家長,及有關教育者和領導的重視。
2.藝教發展觀念的偏差
由于觀念的偏差,學校普遍認為美術班搞得“興旺”才能彰顯“特色”。由此,不少學校有病亂投醫,缺乏長遠規劃、“跟風走”,從而導致有效資源浪費,基礎教育惡性循環,這種只重視光鮮的表面“光環”,而非內強素質的升學“泡沫”終究會被劈裂,最終損害的是學生的利益,藝術教育也會因此偏離健康發展的軌道。
三 對當前高中美術班問題的思考建議
作為一線的美術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尊重學生主動的選擇,要知道人的一生只有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才會獲得幸福,才有可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其次,要引導學生依據自己的個性特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畢竟人生的路要一步步去走,一次選準就不用多次折騰。最后,建議教師配合家長,科學地分析引導,為學生的高考選擇提供良好的契機。要知道,一切良好的開端,都是造就人才的前提。社會文明的發展與進步,都是建立在公眾的整體素質上的。因此,目前高中生對美術專業的選擇一定要慎重,不能單單為了考學和家長的希望而盲目選擇。另外,應還高中生一個陽光燦爛充滿生活情趣真正能夠學到真實本領的教育環境,為社會培養真正有用的高素質人才。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