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英語學習中的主人,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本文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自我調節意識、力求教師主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和諧統一,以及培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相對獨立性等方面探究了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英語 自主學習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2-0079-01
自主學習是激發學生個性化學習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其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以“灌”的方式教學,學生只是在被動地“聽”,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嚴重阻礙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自主學習逐漸被認同,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認識自主學習,教師應積極主動地探究自主學習的特點與發展因素,盡可能地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不斷地激發和培養自主意識,為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那么,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一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主觀能動性是讓學生在不受壓力下,積極自主地投身于英語學習活動的根本動力。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素養。例如,在教學“What were they doing?”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幾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自己喜愛的東西并提出問題“What are they drawing?”學生們積極回答“They are drawing an/a elephant/car/panda.”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同桌之間也可以進行繪畫、提問的游戲,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生實踐、思考、討論、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很好地調動起來,同時達到了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 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調節意識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調節意識,如引導學生自主制定學習目標、總結學習方法、檢查學習效果和分析困學原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內心的自我感受對自主學習活動中的目標、方法、效果和原因及時做出調節。例如,在教學“過去進行時”時,學生往往對語法時態沒有全面地認識。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定義(動詞的過去進行時是表示在過去時間中發生或是正在進行的某一動作,由“was/were + 動詞–ing”構成的)進行分析,制定出學習目標,熟練掌握和應用“過去進行時”的語法時態并總結類似語法學習的方法。以定義入手,進行句型練習,如 “What was/were she/the twins doing when teacher came in?” “He was making a model plane.”學生通過做課后習題檢查自己的掌握程度,對于不懂的地方,及時向教師或同學請教并分析自己困學的原因。在教師有意識有計劃的指導下,學生能很快進入學習的過程中,從而順利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三 力求教師主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和諧統一
要做好教師主導與學生自主學習和諧統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最佳的學習狀態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時間、安排計劃、檢驗效果,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自主學習。例如,在教授語法“名詞所有格”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Family Tree”一課學習和總結“名詞所有格”的用法,合理安排學習計劃,熟記新課單詞,了解新課重點和難點,熟讀課文,掌握新課語法知識。隨后,教師再次給予學生引導,讓他們從“Read and act”和“Read and say”中找出祈使句,如“This way, please.”“Please have a seat.”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應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學會安排和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進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四 培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相對獨立性
自主學習還包括學生學習時的相對獨立性,要求學生擺脫對教師和同學的依賴性,自主地展開學習活動,能對學習過程自主做出選擇與決定。對于在校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時間、內容、計劃都是由學校或是教師安排的,并沒有存在完全的獨立性。因而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的相對獨立性。例如,在教學“Star signs”時,完全讓學生自學是很難完成教學計劃的,因此教師可以從分析單詞、詞組、句型等方面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然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主管意識獨立學習和理解,得到自己的體會和觀點,能夠寫出自己認為的十二星座及其相應的性格特點。
五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不斷地激發和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參與實踐、思考、討論、互動中,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要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調節意識,讓學生在計劃中學習,在調整中進步;要做好教師主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和諧統一,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相對獨立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參考文獻
[1]張淑玲、張之紅.芻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07(10)
[2]鄧鸝鳴.發展外語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意識[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2)
[3]咸修斌.博采眾長,因材施教—淺析與外語教學法相關的幾個因素[J].外語界,1999(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