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薩克雷曾經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這句話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也曾說過“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6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他們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 堅持“做中學”,播種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種子
1.實際練習——提升幼兒自理能力的有效通道
經驗告訴我們,會自理的孩子是做出來的,不會自理的孩子是大人寵出來的。“做”就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如果總是怕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采取包辦代替的方法,就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和膽小退縮的個性,不利于幼兒的正常發展。
2.重復訓練——鞏固幼兒行為習慣的特殊保障
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悉,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復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來說,重復訓練尤其重要。
3.故事欣賞——提升幼兒良好行為意識的最佳措施
孩子們在用餐的時候,桌子上撒滿了米粒和菜,有時候地板上也到處都是。對于小班的幼兒,如果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肯定是不行的。由于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就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進行嘗試。
4.自我服務——培養幼兒生活習慣的零距離體驗
例如,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調羹給瓶娃娃喂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鏈,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環境中,學習興趣濃厚。孩子們通過給娃娃喂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煉,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 實行“學中做”,澆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幼苗
1.學習——有的放矢
教育活動是一日活動中的主要環節,也是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主要途徑。設計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即可以向幼兒傳授知識,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同時又把良好的行為貫穿于教育過程始終。小班年齡小,自控力差,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爭奪玩具、圖書、打架等現象,可以通過講故事、看圖片、說兒歌、唱歌曲等活動,讓幼兒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是好的,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謙讓。
2.游戲——潤物無聲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最容易進入角色接受教育。通過游戲,幼兒能調整消極的情緒并從各種情緒體驗中豐富自己的情感。幼兒在游戲中輕松、自由地感受到學習健康的態度、行為和習慣以及給身心帶來的快樂,能夠較好地去適應現實環境。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潛在體驗進行分析、講評,使幼兒的無意識體驗變成了有意識體驗,提高自制力,逐步實現自我控制,進一步建立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表揚——意識強化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要靠說教,更要靠教師平時規范行為上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和及時的表揚。教師的以身作則和對良好行為習慣的贊許,可以使成功的幼兒肯定自己,使其他的幼兒看有形象、學有榜樣。
4.說理——開門見山
幼兒年齡小,對良好習慣的形成并沒有多少認識。因此,在講故事、唱兒歌等各類活動中運用幼兒易于接受的方式,讓幼兒明白不好的習慣會給人們帶來危害,良好的習慣則會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 營造“家園合一”,喜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碩果
1.家園合一,改變陋習
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由于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教師應盡量做到有耐心并爭取家長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要急于求成,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大人放手,孩子動手
在日常生活中,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致的示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一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煉機會,無形中鍛煉了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做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贊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興奮和快樂。
3.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因為孩子年齡小,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他們的是非觀念卻相當模糊,對與錯完全取決于家長給他們的影響。要想孩子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家長自己就要做到“以學促學”。
4.勤于督促,時時提醒
勤督促,多提醒,能使孩子在寬松的家庭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一個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過程,不僅要反復訓練,逐步強化,而且在還沒有完全穩固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行為的偏差。這時就需要家長在一旁督促和提醒,將幼兒壞習慣糾正在萌芽的狀態,以保證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總之,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不僅需要教師時時做個有心人,而且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從各個環節入手,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還要注意堅持,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