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初中英語教學一旦與情感教育相結合,必然會形成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效率,促進英語教學。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運用情感教學實施課堂教學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 實施情感課堂教學,營造寬松教學氛圍
教師要深入教學內(nèi)容中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演員看劇本的過程,只有自己體驗深刻,才能表演入微。情感教學中的備課與傳統(tǒng)教學中的備課完全不同。后者注重備知識性、技能性、思想性內(nèi)容的課,而前者還要備體驗性、表情性內(nèi)容的課。在備情感因素方面的課中,要牢記一個要點:要使自己首先被這種情感打動、感染。例如,在備《牛津初中英語》“Wild animals”的時候,筆者自己就被野生動物所面臨的現(xiàn)狀震撼,在上課中針對“What shall we do to protect wild animals?”這一情感目標與同學們產(chǎn)生了共鳴。
教師上課時應充滿激情,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多給予學生肯定、贊揚和鼓勵,在學生正確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要給予“good!”“well done!”之類的肯定。在做游戲時,讓他們登臺做簡單的表演,在其緊張的時候,不失時機地對他們說:“It doesn’t matter.”“Think it over.”在其答錯的時候,微笑著對他們說:“Never mind,I a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教師還應用表情來傳遞教學內(nèi)容中的情感,教師上課時要充分發(fā)揮英語的非語言優(yōu)勢,英語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缺乏的便是一種交際環(huán)境,這便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示范作用,課堂盡量多使用英語,這可在課堂上形成英語氛圍,以有助于語感的培養(yǎng)。例如,在提出“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please? Put up your hands.”時,可舉起自己的手予以示范,同時滿含期待的目光注視著全班;當說:“say it together”時,可以雙臂前伸,掌心向上,抬起雙手,作鼓勵狀……長此以往學生耳濡目染,必會掌握這些語言。這樣便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二 優(yōu)化情感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情感興趣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首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當一個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在教學中,可以進行情境教學,充分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如實物、圖片、錄像、幻燈、模型、簡筆畫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例如,筆者在教“Food”這一課時,運用多媒體展示了各種事物的圖片:carrot, potato,hamburger,coke,chicken等。又如,在學習《牛津初中英語》Natural Disasters時,筆者通過錄像展示常見的自然災害場面,學生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了解了自然災害的危害和一些逃生技巧。這些方法的運用,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
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使用多元化教學手段,諸如小組討論、二人操練、多人表演、小游戲、猜謎語、唱歌等多種活動。也可以找一些簡單的句型,讓學生自己說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興趣等。例如,在學過“be going to”這一句型之后,筆者讓學生用這一句型對下周自己朋友的打算進行描述,同學們個個暢所欲言,加深了對這一句型的理解。此外,在學完每個單元中的Reading后,筆者經(jīng)常設計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topic,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討論。如在學過“Murder in a country house”之后,筆者設計如下話題:“Do you want to be a detective in the future?”“Why or why not?”學生們相互之間展開了討論,增進了友誼,同時體驗到了學習英語所帶來的樂趣。
三 注重師生情感交流,形成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通過教與學的交流活動而形成的關系。它是教育中一對最基本最核心的關系,直接關系到學生成長和教育質(zhì)量。師生關系是以“教”和“學”的需求為基礎,以師生交往為條件,它既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方面。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能顯著促進教學質(zhì)量,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教師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從而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創(chuàng)建是十分重要的。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qū)W習的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除了參與和促進學生的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指導,應幫助學生制定適當?shù)膶W習目標,并且確認和協(xié)調(diào)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要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筆者在教學中就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在開學初就對每個單元(Reading,Vocabulary,Grammar,Integrated skills,Main task等)制定有效的自學目標與計劃,讓學生學會學習,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對學生應充滿愛心。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愛心是教師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起點,師愛可有多種形式,如學生厭學時,多一些鼓勵的話;學生學習進步時,多一些表揚的話;對學生的錯誤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等。“愛是教學的媒介,友愛更是消除戒備心理的傳感器。”師愛能夠消除對立情緒及情感障礙,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地維護班級的榮譽。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