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無處不在,學習也是如此,兒童其實是尋求快樂學習的高手。在兒童的學習活動中,如果我們的教學是以他們為主體,以他們的發展為本,讓他們能夠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他們就能獲得成功的快樂,有了這種快樂的心理體驗,學生就會獲得學習的巨大熱情。鑒于以上認識,在實踐中,筆者進行了“快樂學習”的閱讀教學嘗試。
一 信息資源,“樂采”
信息化教學時代的來臨,為教學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生機與活力。《語文課程標準》在闡述語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時,特別為“培養語文素養”的內涵作了界定,即熱愛語文、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增強能力、提高修養、陶冶情趣等,這就為語文教學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為語文教學理念找到了現實的依據。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廣采博收”呢?
第一,學會“采”“收”。知識信息量大而廣,網上資源良莠不齊,對于小學生來說教會他們如何選擇顯得尤為重要,開始階段要進行適當的指導。比如給他們推薦健康的網站,給他們提供找尋的路徑,以及如何篩選、下載信息等。
第二,學會整理。由于下載的東西既多且雜,給交流帶來許多不便,筆者就教會學生用PPT整理自己的資料。讓學生初步掌握文本設計、復制、插入等,有時還會進行復雜的超級鏈接。
第三,充分交流。交流分課內交流和課外交流。其中課內交流是上課前用兩分鐘的時間進行大組交流,然后推薦代表展示、解說自己的作品。
這樣完全自主性的“廣采博收”,無疑使學生的信息量大增,學生在這種活動中開闊了視野,增強了能力,提高了修養,陶冶了情趣,真正實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二 自讀自悟,“樂讀”
引導學生在讀書中感悟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感情,感悟其中的哲理,感悟學習方法和寫作方法,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達到“會學”“善學”之目的。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時,筆者為了讓學生體會漓江之水的美,先讓他們看多媒體課件,再讓他們邊讀邊悟,細細體會作者描述的準確,比喻的精當,用詞用句的巧妙與豐富。在朗讀時,要求學生能夠入情入境,找準與作者感情的共鳴點,把漓江之水靜、清、綠的意蘊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學生領悟到必須重讀“真”,必須拉長“靜”“清”“綠”的音,才能表達出自己想要抒發的感情。就是這一次次地讀和悟,學生悟出了朗讀的技巧,悟出了品詞析句的能力,悟出了遣詞造句的水平,悟出了“我聲抒我心”的暢快。
三 思維開放,“樂新”
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敢說、愛說。哪怕提出與教師不同的意見,與一般思維迥異的思維方式,都應細心謹慎地呵護,千萬別隨意抹殺。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就會被開啟并發散開來,學生就會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這種打破常規思維的禁錮,敢于向本本、傳統挑戰的精神,是何等的可貴。這不但發展了學生求異求新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嘗到了“發現”的無窮快樂。
四 互助合作,“樂幫”
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可別小看了小學生結伴學習的能量。那么該如何操作呢?
1.建立互助合作學習小組
小組成員一般是前后位的四名同學,他們各有其職責分工(可以隨時進行職責互換),分別擔任小組長、記錄員、監督員、匯報員的角色。
2.運用多種學法,自主完成學習目標
在閱讀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對小學生的學法指導,一般的學習方法有朗讀法、問答法、表演法、演示法、復述法、抓住重點詞句討論法等。學生如能有效地選擇學法進行互助合作學習,有時真會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才能充分挖掘出學生的學習經驗,能把課堂上的教師講解變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能變教師的“一言堂”為學生的“群言堂”,能變學生的少數參與為全體參與,能變少有機會為都有機會。因此,學生學習得積極主動,學習得生動活潑,氣氛融洽,其樂融融。
五 “我”選“我”學,“樂擇”
閱讀教學中,學生有自主選擇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權利,有自主選擇學習目標的權利,有自主探究問題的權利。
例如,教學《月光曲》時,學生首先最想了解《月光曲》的曲調是怎樣的,那就可先學習那段文字。通過互助學習,學生得出的結論是:《月光曲》的曲調是“舒緩、明快、激昂”的;這段曲調是通過皮鞋匠的聯想來體會的。那么學生是不是真的對曲調有一個比較好的理解呢?筆者打開《月光曲》的音樂,讓學生感受一下曲調,希望他們能在情感上與貝多芬、窮兄妹倆產生共鳴。不料,一曲完了,有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不好意思,我聽了這首曲子,怎么沒一點感覺?只是一個勁兒的打哈欠呢?”同學們一陣哄笑后,筆者卻高興地對他說:“你很誠實,大膽地說出了許多人的心里話,好樣兒的!誰能幫助他找出打哈欠的原因?”課堂上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通過探討同學們紛紛找出了窮兄妹倆如何愛音樂,如何懂音樂的依據來,上面的內容自然水到渠成地疏通了。那位學生深有感觸地說:“怪不得呢,原來是我不懂音樂,成不了他們的知音的緣故呀。我總算明白‘對牛彈琴’的含義了。”他的直率又一次贏得同學們的一陣大笑。
這種學習活動,無疑大大調動了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這種學習活動,改變了學生等教師傳授知識的狀況,消除了學生學習上的依賴性;這種教學活動獲取知識自由開放,教學思路水到渠成,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六 教學相長,“樂融”
快樂學習實際上就是一種民主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主導是毋庸置疑的。但當學生有了新異獨特的見解時,教師應該肯定,甚至要有向學生學習的勇氣。不過,當學生提出的問題偏離主題不著邊際時,教師可以說:“老師也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當學生的意見不統一爭執不下時,教師可以說:“關于這個問題,老師想可能是這樣的……你們看可不可以?”在平等的讀書、討論、研究中,教師既能作為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又能把持大局,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快樂氛圍中,讓師生的意見達成共識。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也只有真正愛學習、會學習的人才能體會到它的美麗和魅力,在快樂之中去學習、去收獲。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