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對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電化教學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有著很大的優勢。
【關鍵詞】電化教學 物理實驗 學習興趣 學習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2-0163-01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逐漸成為基礎教育其他學科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較好地利用上課時間,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更多的內容,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學習工具。”
物理教學的主體內容就是要搞如概念和規律的教學,而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必須以實驗作引探。實驗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逐步了解科學的發展過程,所以實驗教學的直觀性、導向性、可信性尤為重要。
一 利用實物投影,增強實驗的可視度與效果
演示實驗就是教師利用實驗器材、儀表向學生做演示,或創設必要的條件將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等再現出來。這是物理教學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是認識事物的規律的起點,也是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思考總結,從而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得出正確結論。但是,有的演示實驗器材比較難找,書本的圖片較小;有的演示實驗器材現象很細微,若在教室中演示,后排的學生看不清楚實驗的細微之處,將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而如果利用投影儀將演示現象放大呈現在銀幕上,就會增強實驗的可視度與效果。
二 利用實驗錄像,既讓學生提高技能,又可以讓學生看到平時很難看到的實驗現象
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他們都是第一次接觸實驗室,實驗的儀器使用及操作方法知之甚少,僅靠教師演示很難讓學生一下子就弄懂,到自己做實驗時,不少人仍無從下手。因此在親自做實驗之前,先觀看一段成功的實驗錄像,讓學生清楚實驗當中主要的步驟及注意的問題,到自己動手做實驗時,就能更加正確的地作、觀察并思考。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實驗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其實驗的技能。
有的實驗平時很難利用有限的器材來完成。比如托里拆利實驗,用水銀做只需要1米長的玻璃管即可,但如果改用水做此實驗,就需要一根10米以上的玻璃管,生活中很難見得到這樣的器材,所以無法演示,但可以通過人教版的錄像中演示科研人員所做的該實驗,當學生親眼看見大氣壓所托住的比三層樓還要高的水柱時,他們在驚呼之余,加深了對大氣壓的認識。同樣的效果可用于物理變化中的很多現象,如霧凇、冰雹、冰花的形成,這些在南方都很少見,通過錄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就可以讓學生有一個很深的印象。
三 利用計算機課件,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
根據對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學形式的調查,結果前幾項是物理實現、演示實驗、觀看教學視頻動畫,最不喜歡的是教師照本宣科反復練習。現在很多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平臺,為教學提供了高效的武器,一個好的課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很大。
在有關電、磁、光、聲的教學中,計算機課件的優勢也很明顯,比如在講解有關聲波的形成與傳播條件,由于概念抽象,用眼睛無法直觀看到,對于初中的學生很難用語言描述使他們形成清晰的概念,如果借助于計算機做的物理模擬,配以動畫視頻,就可以幫助學生擺脫這種思維障礙。
四 利用實驗錄像,提高實驗的復習效率
在現代化技術還未進入學校教學活動之前,物理實驗的復習只能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自己看書去回憶實驗的過程、結果和規律,學生很難再見到實驗的過程和現象。因為時間不允許把一學期、一學年乃至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實驗再做一遍給學生看,但是利用實驗教學錄像卻完全可以讓學生在3~5個小時內完整地觀看一些物理實驗的操作過程,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平臺做仿真實驗復習,解決了復習時間較緊,不可能重做實驗,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對重點難點的問題加深理解,使錯誤之處得以糾正,正確的知識技能得以鞏固,這是傳統方法所不能做到的。
實踐也表明,適當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為物理的實驗教學提供更大的幫助和支持,可以把抽象的境界說教變成動態的圖像、視頻,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大課堂容量,還能讓學生更愛學,提高教學效率。我們還應當積極探索實際教學與輔助教學的關系,不斷優化多媒體信息技術教育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李涅(2007)認為信息技術對物理實驗教學有多方面的作用,與傳統教學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優勢,但他也提出了課程整合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技術的融入要體現教學目標要課程化,要有適當的課程切入點;技術融入的手段要隨具體課程需求而靈活組合;技術融入要配合課程設計思想,支持教學策略的實施;面向教師、學生、資源三方的教與學的活動。李璐(2009)認為“將信息技術引入物理實驗教學中勢在必行”。她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采用問卷調查、訪談、文獻研究對“虛擬仿真實驗”的效果進行了探討,發現“虛擬仿真實驗”能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注意指向性,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效果不顯著。如何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基礎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李涅.挖掘技術應用背后的創新價值——信息技術融合于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7(17~18)
[3]李璐.虛擬仿真實驗室應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