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
自主學習是指為了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的過程。在基礎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用新標準、新理念去理解它,打造高效的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
一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學習最主要的是習慣養成,這種習慣包括按時作息、善于利用時間,養成主動學習習慣、喜愛鉆研習慣、尋根問底習慣,以及良好飲食起居、健身、生活的習慣等。優良的習慣是使人成功的無窮力量。“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習慣價值遠遠大于知識的習慣,通過教育獲得知識總是有限的,我們要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當學生獲取學習內容以后,一定要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習慣,明確學習目的,采取合理有效的學練方法,合理的學習形式如分組學習、配對學習還是個人學習,是否采取保護幫助……要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當學練內容掌握后,還要養成拓展延伸運用的習慣。當這些自主學習的方法真正成為一種習慣后,知識的獲取是無限的。
二 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
學生自主學習無疑是實現自己學習意圖和目標的學習,往往這個意圖和目標是教師給予的。教師教學的目標要與學生學習的動機相一致。學生自主學習任務不能太困難和太容易,要與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相結合。教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在確保安全和秩序的基礎上,對學生正常的學習和活動不要干涉,特別是不干涉那些有創意的想法和行為,要給予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糾正的時間,給學生以學習方向、學習方法、學習空間、學習進度等方面的自由。
誘發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不能“打無準備之仗”,需要有細致和嚴謹的教材化工作,要準備好一些相關的信息。當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可用這些信息來解決問題。教師的適時點撥和引導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善始善終,教師的鼓勵和評價有利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保證學生自主學習不會偏離教學目標的方向。不能使學習變成簡單活動,更不能成為“放羊”,不能使自主學習失去學習的本質。
三 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學生的思維就像一張白紙,當你在這張白紙上畫很多東西時,這張白紙的空白處就變小了,想象力和創造性就被擠掉了。只有有了充分空閑和時間,才能產生遼闊無邊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獨立思考時才能讓創新意識有萌芽機會。
自主學習是在教師指導相對空白區和自己思考的相對集中時的學習,此時暫時離開教師的直接指導,這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學生可在此時去獨立自主探究和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在教學前滾翻動作時,面對一些學生的滾翻不圓滑時,筆者問道“你有手絹嗎?你能用手絹來幫你嗎?”這樣打破了教師告誡學生怎樣做的傳統教法,結果有的學生通過幾次嘗試練習很快就發現,把手絹放在脖子下必須低頭,放在兩腿間必須兩腿夾緊,放在大腿和腰腹間,必須團身緊。這樣課題教學變成了學生通過實踐經歷成敗,體驗快樂的過程,變成了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
自主學習是發生在師生關系相對薄弱或學生之間互動頻繁的條件下的,因此能促進學生間的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及相互評價,加大生生間的學習合作。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探究。如在教學障礙跑一課時,筆者讓學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設計幾種有關跑、跨、鉆、繞等互相結合的障礙跑方法,結果令人十分吃驚,他們互相合作、互相商討,創造出了多種方法。在練習比賽中,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奮勇爭先,將教學推向高潮,收到了良好效果。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講究方法靈活性。如果教學總是從確定的前提出發,經過確定的過程,得出確定的結論,造成學生思維的直線性,則不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更多自主的空間,鼓勵學生合作探究,體育課堂就會成為學生創新的搖籃。
四 讓激勵留住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希望得到的是肯定與鼓勵,這樣更有利于留住自主學習的興趣。表揚是體育教師教學的藝術,體育教學過程也離不開表揚的教育方法。表揚可以肯定成績,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后進生更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注意課堂上的變化,細心觀察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和指導。對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不應過于苛刻,不能讓他們喪失信心,對于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應該委婉地處理,并且及時進行評價激勵,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順利進行。
在教學中教師要敢于實踐,勇于創新,創造出一種適合學生健康發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才能創造高效的自主學習的體育課堂。
〔責任編輯:王以富〕